什么骨折评不上工伤十级?真相让人意想不到!
在工作中受伤,最怕的不是治疗过程有多痛苦,而是最后连工伤认定都拿不到,或者评残等级过低,赔偿也少得可怜,特别是很多劳动者在遭遇骨折后,本以为能评上工伤十级,结果却被告知“不符合标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会下意识认为,只要骨折了就能评上工伤十级,但其实不然,并不是所有的骨折都能构成工伤伤残等级中的第十级。
为什么有些骨折评不上工伤十级?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的规定,工伤十级伤残的标准是“身体某些部位轻度功能障碍或结构轻微损伤”,也就是说,骨折是否能够评上十级,关键在于骨折的部位、愈合情况以及对日后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
举个例子:
- 如果只是单纯的指骨、掌骨骨折,经过治疗恢复良好,没有留下明显的功能障碍,可能就达不到十级标准;
- 如果是锁骨骨折、肋骨骨折单根未造成明显功能障碍的,也可能无法评上十级;
- 还有部分案例中,虽然发生了骨折,但因误诊、延误治疗或康复不到位,最终影响了评残结果。
骨折≠一定评残,更不等于直接就是十级伤残。
哪些骨折可以评上工伤十级?
根据国家标准,以下几种骨折类型,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可以被评定为工伤十级的:
- 一手拇指远节缺失
- 四肢长骨干骨折畸形愈合
- 一节脊椎压缩性骨折
- 三根以上肋骨骨折
- 胫腓骨骨折术后残留功能障碍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关节活动受限
这些情况通常意味着骨折已经对肢体功能造成了实质性的负面影响,且需要结合医院的诊断证明、影像资料、手术记录及后续的康复评估,才能确定是否符合工伤十级的标准。
遇到评残困难怎么办?这里有几点建议
如果你在工作中发生骨折,想要争取合理的工伤赔偿和伤残等级评定,建议你做到以下几点:
- 及时就医并保留所有医疗记录,包括初诊记录、X光片、住院病历、出院小结等;
- 第一时间申报工伤,不要错过30天的申报时限;
- 积极配合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工作,必要时申请复查或再次鉴定;
- 如有争议可寻求专业律师帮助,确保你的权益不受侵害;
- 注意收集证据链,包括事发当日的工作日志、目击证人证词、监控视频等辅助材料。
相关法条参考
-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中明确列出了各类伤残等级的具体标准,其中第10级即为工伤十级。
-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骨折不一定能评上工伤十级,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事实,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评定是一个严谨的法律程序,不能仅凭主观判断,要想顺利维权,获得应有的赔偿,必须了解清楚相关法规,并在受伤后及时采取正确措施。
记住一句话:事实重要,证据更重要;流程合规,维权才更有保障,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情况是否能评上工伤十级,不妨咨询专业律师,别让一次受伤毁掉你未来的生活质量。
什么骨折评不上工伤十级?真相让人意想不到!,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