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标的是什么?很多人居然都搞错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说谁要去打官司、谁被起诉了,但如果你问他们:“你知道这场官司的诉讼标的是什么吗?”估计很多人都会愣住,甚至以为是标的金额或者案件本身。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不仅关系到法院审理的范围,也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主张。
到底什么是诉讼标的是呢?
从法律定义出发:什么是诉讼标的?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理论和司法实践,诉讼标的指的是当事人之间因发生争议而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实体法律关系或实体权利主张。
就是原告起诉时,想要通过法院解决的“那个问题”——我借你钱你不还,我起诉你,那诉讼标的可能是“借贷法律关系”,即我要求你还钱的这个法律依据。
举个例子:
小王将车借给小李开,结果小李出了车祸把车撞坏了,小王决定起诉小李索赔损失。
在这个案例中:
- 原告是小王;
- 被告是小李;
- 案由是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 诉讼标的是侵权责任法律关系,也就是小王认为小李造成其车辆损坏,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你看,诉讼标的不是具体要赔多少钱(那是诉讼请求),也不是案件本身(那是案由),而是支撑整个诉讼的基础法律关系。
诉讼标的 ≠ 诉讼请求
很多当事人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
- 诉讼请求是你希望法院判你得到的具体利益,判令被告赔偿损失5万元”。
- 诉讼标的则是你提出这些请求所依据的法律关系,基于侵权行为产生的赔偿请求权”。
再强调一遍:诉讼请求是你要什么,诉讼标的是你为什么能要。
为什么理解诉讼标的如此重要?
影响法院受理与管辖
法院会根据诉讼标的判断是否属于其受理范围,以及是否有管辖权。确定审判对象
法官审理的重点,是围绕诉讼标的展开的,而不是当事人随口说的“我要他赔钱”。避免重复起诉
我国实行“一事不再理”原则,如果前后两次起诉的诉讼标的相同,就可能构成重复起诉,被法院驳回。指导证据准备方向
明确诉讼标的后,律师才能有针对性地收集证据,比如合同、侵权事实、损害后果等。
实务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准备起诉或面临被起诉的情况,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案件的诉讼标的:
✅ 向律师明确表达你想解决的法律问题;
✅ 理清你的权利来源,是合同纠纷?还是侵权责任?或是物权归属?
✅ 不要只盯着金额,先看有没有合法的权利基础;
✅ 在诉状中准确描述诉讼标的,有助于法院快速把握案件焦点。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二)诉讼标的相同;……”
诉讼标的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专业术语,更是每一起民事案件的核心逻辑起点。
只有厘清诉讼标的,才能找准维权路径、合理设计诉讼策略,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法律从业者,都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记住一句话:没有清晰的诉讼标的,就像开车没有导航,很容易跑偏。
如果你还在为诉讼程序困惑,不妨先从“诉讼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开始梳理,它不仅能帮你少走弯路,还能让你更懂法律,更懂自己的权利。
📌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实用法律知识,帮你用对的方式维护权益。
诉讼标的是什么?很多人居然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