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有什么关系?很多人居然搞错了!
在职场打拼多年,很多人都听说过“社保缴费基数”这个概念,但真正了解它与工资之间关系的却不多,尤其是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往往以为自己的社保缴纳金额就是按照工资来算的,其实不然。
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有什么关系?一句话总结:缴费基数是基于工资,但不完全等于工资。
什么是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就是用于计算你每个月应该缴纳多少社会保险费用的那个“基准数值”,这个基数不是随意定的,而是由单位根据你的实际工资情况申报,并经过社保部门审核确认。
注意:并不是你每月拿到手的工资,也不是税前工资,而是“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
工资到底怎么影响社保缴费基数?
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以员工上一年度(自然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申报社保缴费基数的依据,这里的工资包括:
- 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
- 津贴补贴
- 加班费
- 年终奖分摊到各月的部分
也就是说,如果你去年工资涨了,今年公司给你申报的缴费基数也会上调;反之,如果工资没变甚至下降,缴费基数也可能维持不变或下调。
关键点来了:虽然缴费基数来源于工资,但它受到上下限的限制。
2024年某城市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5000元,上限为30000元,即使你月薪只有3000元,单位也必须按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为你申报缴费基数;同样地,如果你月薪高达5万元,也只能按照3万元封顶来缴纳社保。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工资高,社保交得少”?
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原因就在于——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故意低报社保缴费基数。
举个例子,张三月薪2万元,按理说他的缴费基数应该接近2万,但如果公司只给他申报1万元作为基数,那么他每个月缴纳的社保就会大幅减少,相应的医保报销额度、养老金待遇也会缩水。
这种做法属于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实,企业不仅要补缴差额部分,还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
建议参考:如何保障自己的社保权益?
每年关注单位是否正常调整缴费基数
一般每年7月份各地社保局会进行一次缴费基数年度调整,你可以通过社保官网或者单位人事部门了解自己最新的缴费基数。核对个人社保缴费记录
可登录当地社保局官网或使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缴费明细,确保缴费基数与自身收入相符。发现问题及时维权
如果发现单位存在低报、漏报行为,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或社保中心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
明确指出,社保缴费基数应以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础申报,并列出了具体工资构成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
对特殊时期社保缴费政策作出临时性安排,但基本原则仍是“依法依规参保缴费”。
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有什么关系?一句话总结:基数来自工资,但受政策调控。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掌握了社保缴费的核心逻辑,不要小看这一个数字,它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养老、医疗、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障待遇,与其被动接受单位申报的数据,不如主动关注、及时核实,才能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别再让“默认操作”损害你的切身利益,掌握知识,从理解缴费基数开始。
---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有什么关系?很多人居然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