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出去的钱,对方拖着不还?一文说清,逾期债务利息到底怎么算?
逾期债务利息的法律逻辑:是“罚”还是“补”?
很多人误以为逾期利息是“惩罚”欠债人的手段,但法律上它本质是对债权人损失的补偿。《民法典》第676条明确规定,债务人未按约定还款,需支付“逾期利息”以弥补债权人资金占用损失,但具体怎么算?能否“狮子大开口”?关键看两点:约定优先,法定兜底。
计算逾期利息的三大核心规则
有约定:合法范围内“按合同办事”
- 若合同中明确约定逾期利率(如日息0.05%),原则上按约定执行,但需注意红线:逾期利率+借款利率总和不得超过一年期LPR的4倍(2023年8月LPR为3.45%,四倍即13.8%),超过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 例:张三借款时约定年利率10%,逾期另加年利率8%,总和18%已超13.8%上限,则逾期利率最高只能按3.8%计算。
无约定:分情况“对号入座”
- 民间借贷: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的规定》(2020修正)第28条,逾期利息可参照借期内利率或同期LPR主张。
- 金融机构借贷:按央行规定的逾期罚息利率(通常为合同利率上浮30%-50%)。
特殊情形:利息“倒挂”怎么办?
- 若既未约定借期内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如朋友间口头借款),债权人可主张按一年期LPR计算逾期利息(2023年标准为3.45%)。
- 注意:此时不能“利滚利”,除非债务人自愿书面同意(《民法典》第680条)。
实操建议:算准利息,避免“踩雷”
- 证据为王:保存书面合同、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明确约定利率及逾期责任。
- 避开高利贷陷阱:综合利率超过LPR四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甚至可能被反诉。
- 优先协商:逾期时间越长,利息可能“滚雪球”,建议通过书面协议重新约定分期方案,必要时申请司法确认(如调解书)。
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返还借款,应按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民间借贷规定》第28条: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未约定借期内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按一年期LPR计算。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金融机构逾期贷款罚息利率为合同利率上浮30%-50%。
逾期利息不是“漫天要价”的工具,而是合法维权的尺子,核心逻辑在于:
- 有约定从约定,但别越法律红线;
- 无约定看性质,LPR是重要标尺;
- 协商比硬杠更有效,早行动少损失。
遇到复杂情况时,建议委托律师计算具体金额并发送律师函,既能精准施压,又能避免“算错账”导致诉求被驳回,法律保护的是合法债权,而非无限度的利益索取。
借出去的钱,对方拖着不还?一文说清,逾期债务利息到底怎么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