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债务利息到底怎么算?用真实案例手把手教你计算
生活中遇到债务逾期时,利息计算往往是争议的焦点,许多人对“逾期利息如何计算”一知半解,甚至因误解导致额外损失,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拆解计算逻辑,帮助您掌握核心规则,避免踩坑。
一、逾期利息的两种类型:法定VS约定
根据《民法典》规定,逾期利息分为“法定利息”和“约定利息”两类:
法定利息:未约定具体利率时,按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1.3-1.5倍计算(不同案件可能调整)。
约定利息:双方明确约定利率时,年利率不得超过LPR的4倍(目前约15%左右),超出部分无效。
核心原则: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按法定,但均不可突破法律红线。
二、真实案例解析:3步算清逾期利息
案例背景:
小王向老张借款10万元,约定年利率12%,借期1年,到期后小王未还款,逾期6个月(180天),当前1年期LPR为3.85%。
步骤1:确认逾期利率范围
- 约定利率12%是否合法?
当前LPR的4倍为15.4%(3.85%×4),因此12%合法有效,可按此计算。
步骤2:计算每日利息
逾期利息 = 本金 × 年利率 ÷ 360天
= 100,000 × 12% ÷ 360
=33.33元/天
步骤3:计算总逾期利息
总利息 = 每日利息 × 逾期天数
= 33.33 × 180
=5,999.4元
最终小王需偿还:本金10万+逾期利息5,999.4元=105,999.4元。
三、特殊情况处理:未约定利息怎么办?
若借贷时未约定利息,逾期后只能主张法定利息。
- 本金10万元,逾期180天,LPR为3.85%:
法定利息 = 100,000 × 3.85% × 1.5 ÷ 360 × 180 =2,887.5元
(按LPR的1.5倍计算)
**四、律师建议:3招保护自身权益
1、书面明确约定:借款合同需载明利率、还款时间,避免口头协议。
2、及时主张权利:逾期后1年内应催收并保留证据(如微信记录、律师函)。
3、警惕高利陷阱:约定利率超过LPR4倍的部分,可依法拒绝支付。
**相关法条依据
- 《民法典》第676条:未约定借款利息的,视为无息。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逾期利率不得超过LPR4倍。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按日万分之五计算逾期利息的规则已废止。
逾期利息的计算核心在于“约定优先、法定兜底”,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应清楚:
对债权人:主张利息需有合同依据,且不可突破法律上限;
对债务人:超出LPR4倍的利息可依法抗辩,但需主动举证。
遇到复杂债务纠纷时,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计算错误或程序瑕疵导致权益受损,法律既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收益,也防止债务人被不合理压榨,关键在于“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逾期债务利息到底怎么算?用真实案例手把手教你计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