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规程)
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耕地保护的要求一定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一定要名副其实,耕地就是耕地,而且一定是良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耕地总面积19.18亿亩,人均耕地约1.33亩。人均占有量比1996年下降0.26亩,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另外,根据《2020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我国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中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6.81%,是未来粮食增产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突破口。低产田占21.95%。这部分耕地是瓶颈和难点。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表示,保护耕地是实现“地上储粮”的根本保障。因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从保护耕地开始。李保国认为,要继续做好黑土保护工作,把黑土保护与现代农业生产、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只有保护好黑土地和耕地,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国家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良好基础。”“保护耕地质量,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标准是基础和‘前提’。”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研究员恽文举提醒,耕地质量监测、调查管理标准耕地保护、评价、保护等业务工作仍需加强和完善,要把全国耕地数据、布局、质量、生态状况调查研究清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作为“最严耕地保护”,新使命该如何确定?恽文举认为,要把握四点:耕地保护要与太阳能利用结合起来,耕地保护要支持循环利用“农作物-牲畜-土壤”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耕地资源的保护和耕地资源的利用,耕地的保护必须是“管理与保护”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数量—质量—生态”和农田退化与污染防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落实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建设一亿亩高标准农田。“还要从法治建设角度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强化耕地保护考核机制,落实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规范保护制度和工作实施”。李保国提议道。比如,今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正式发布实施;此外,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是土地管理法的重要配套法规。不仅细化和完善新土地管理法,而且落实和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占补平衡,禁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良好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法规是耕地保护的基础,不仅有利于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还可能在未来释放新的耕地空间。”李保国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