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纠纷审判要素表,民间借贷纠纷审判要素表怎么填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审判要素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民间借贷纠纷审判要素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如何区分民间借贷和诈骗?公安局怎么认定为诈骗可以立案?
如何区分民间借贷和诈骗?公安局怎么认定为诈骗可以立案?
区别占有与非法,才能正确认定民间借贷和诈骗,具体分析如下,供参考。
占有的认识
- 我们知道所有权有四项权能,即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如何理解占有是关键。
- 排除他人占有。排除权利人占有是构成诈骗行为的首要条件,至于权利人的所有权是否正当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诈骗他人盗窃、抢劫所得财物同样构成诈骗。
- 自己或者他人占有。排除权利人占有后,自己或者他人占有是构成诈骗行为的另一要件。自己或者他人没有占有,可能是未遂行为,只有数额巨大才能构成犯罪。
- 自己或者他人按物的效能使用是区别诈骗行为与毁坏行为的要素。当行为人遵从物的效能使用诈骗的财物,可能构成毁坏类犯罪。
正确认识“非法”
- 有人认为非法是违反法律规定,如,构成诈骗罪的非法性源于违反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实际上,构成诈骗罪的“非法”是对民事义务的违反,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没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正是对“非法”的错误理解,造成民间借贷行为被认定为诈骗罪。
- 一般而言,我们判断“非法”主要是对义务违反寻求答案,只有行政犯可能需要通过法条来获得答案。这样,我们可以将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排除出诈骗罪。
- 2019年7月23日,两高等公布《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将借贷行为规定为非法经营罪,将民间借贷行为最大限度的排除出“套路贷”诈骗犯罪。非法放贷尽管利息等费用畸高,但毕竟来自于借款人的承诺,出借人索取没有违反义务来源。
- 民间借款建立了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对占有没有非法,但手段行为可能非法,如,拘禁他人等。同样,这里的“非法”违法义务的来源,并不是来自于刑法非法拘禁罪的规定,而是来自于民法的人身权,刑法有选择的将严重侵犯人身自由权规定为犯罪。
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
- 构成诈骗罪有独特的行为过程: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物→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因此,民间借贷有真实的借款关系,基于承诺,行为人索取高利息本身并不构成诈骗罪,理由是借款人没有基于错误的认识处分财产。
- 由此看来,真正的民间借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很难构成诈骗罪。只有没有提供借款,通过诉讼等方式,有构成诈骗罪的可能性。此时,受骗的是有处分权的法官或者仲裁人员,此即所谓的“三角诈骗”。
视频加载中...
您好,一般要以借款行为的外在事实来认定是否存在主观上的非法占有为目的,综合来认定借款人的行为,如果借款时有欺骗,再结合款项的用途、还款意愿、和行为人还款能力、借款时的还款能力,等等,综合判断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的目的。简单做过这个问题的视频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题主的问题本质上是如何认定诈骗罪,也就是诈骗罪的罪与非罪问题。
我国刑法理论通行的是主客观相一致的犯罪构成理论,就题主的问题而言,讲的简单一点,就是要求对方主观上有诈骗的故意,客观上基于前述犯意实施了诈骗行为(即诈骗故意应当在行为之时就存在)。
为什么要求主客观相一致呢?因为刑法惩罚的就是人有了恶意,并且还将这个恶付诸行动。不过刑法要保持谦抑性,所谓谦抑性,通俗点讲,就是不能随随便便什么事都上升到刑法的角度。毕竟太过严苛,容易引起矛盾。比如偷一毛钱也拉去追究盗窃罪的责任,相信大家都会觉得超出心理承受能力。
具体到诈骗罪,除了主客观上的要求,也有金额方面的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因此,具体金额多少才达到诈骗罪的追诉金额,各地有别,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规定为准。不同金额,在不同地域,会直接影响到罪与非罪的认定。
比如吉林诈骗三千就属于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福建则要求要达到五千,达不到这个金额,就很容易被公安机关打回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诈骗不会只骗一个人,尤其是网络诈骗的情形。因此,遇到是否属于诈骗罪不明的情况下,可以先去报案,至少先留个记录。也可以自己再搜集其他受害人的信息,一起去报案。
民间借贷是否构成诈骗罪,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去考量。其他情形是否构成诈骗罪,以上答复,同样适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间借贷纠纷审判要素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审判要素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