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离职工伤能赔偿吗
自动离职后发生工伤,能否获得赔偿,是劳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答案是:不一定。
1、自动离职期间发生工伤,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是指职工在受雇期间,因履行工作任务或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而遭受的伤害。只有在自动离职前仍受雇于原单位时,才会被认定为工伤。
自动离职后,劳动者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不再受原单位管理和支配。自动离职后发生工伤,一般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2、自动离职后,因原工伤导致再次受伤,是否可以赔偿
自动离职后,如果因原工伤导致再次受伤,则可以认定为工伤。因为原工伤已造成一定的损害,再次受伤属于原工伤的后遗症或并发症。
劳动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原工伤与再次受伤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证据,则无法获得工伤赔偿。
3、自动离职后,仍为原单位提供劳务,发生工伤是否可以赔偿
自动离职后,如果仍为原单位提供劳务,且发生工伤,则可以认定为工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仍介于受雇和非受雇之间,具有 Arbeitnehmer资格。
劳动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仍为原单位提供劳务,否则无法获得工伤赔偿。
4、自动离职后,受原单位派遣,发生工伤是否可以赔偿
自动离职后,如果受原单位派遣,在履行原单位安排的任务过程中发生工伤,则可以认定为工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仍受原单位管理和支配,具有 Arbeitnehmer资格。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受原单位派遣,否则无法获得工伤赔偿。
5、自动离职后,参加原单位组织的活动,发生工伤是否可以赔偿
自动离职后,如果参加原单位组织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发生工伤,则可以认定为工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虽然已自动离职,但仍与原单位存在特定的劳动关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参加的是原单位组织的活动,否则无法获得工伤赔偿。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本站在线律师问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