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会坐牢吗?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拖欠工资不一定会坐牢,但如果符合特定情形,则可能构成犯罪而面临刑事处罚。
拖欠工资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涉及刑事责任。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当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时,就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这里的“数额较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是指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需要注意的是,构成此罪还需要满足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这一条件。政府有关部门通常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
当然,如果用人单位并非恶意拖欠,而是由于经营困难等客观原因暂时无法支付工资,且积极与劳动者沟通并寻求解决办法的,一般不会被认定为犯罪。
即使拖欠工资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相应的经济补偿等。
总之,拖欠工资是否会坐牢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无论如何,用人单位都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这是其基本的法律义务。劳动者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应及时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