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的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借款合同的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的的法律规定有:
1.《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所以,借款合同属于合同中一类合同类型,法律上是允许约定违约责任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本身就是一种违约条款,逾期利息即是违约金。
2.违约金是可以以事先确定具体数额的形式约定,当然也可以以逾期利息形式出现,因为国家法律法规对于以确定数额的方式支付违约金并无禁止性规定,按照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该种方式法律上是不限制的。
3.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合飞律师提醒您,借款违约金一般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最多不能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
二、借款合同需要注明什么事项
借款合同需要注明的事项如下:
1.明确约定借款本息的还款顺序。
2.应该明确约定诉讼律师费承担。
3.要求债务人披露财产。
4.应该约定管辖条款。
三、借款合同中的担保方式有哪些
借款合同中的担保方式有:
1.保证。保证是指保证人与贷款人约定,当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承担责任的行为。
2.抵押。是指借款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法律规定的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贷款人有权依法将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3.质押。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