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说要提交仲裁委员会了,这是真的吗?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借贷,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网贷逾期”的情况,有不少借款人反馈称,自己收到了平台的通知或短信,说:“你的逾期贷款已提交至仲裁委员会处理”,面对这样的通知,很多人不禁心生疑问:这到底是不是真的?仲裁委员会是什么机构?我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一聊这个问题。
什么是仲裁委员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仲裁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独立第三方机构,负责对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进行裁决,它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做出,当事人必须履行。
在我国,常见的民间借贷纠纷、消费金融纠纷等,如果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约定了仲裁条款,就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而不必走法院诉讼程序。
“网贷逾期提交到仲裁委员会”是威胁还是事实?
很多借款人会收到类似信息:“由于你长期逾期未还款,我们已将案件提交至XX仲裁委员会,请尽快联系处理。”这时候,不少人心中就会打鼓:真的会被仲裁吗?会不会影响征信?会不会被强制执行?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只是催收手段之一。
真实仲裁的前提条件
- 双方在借款协议中有明确的仲裁条款;
- 借款人确实存在长期逾期行为;
- 平台已经尝试过多种催收手段仍未收回款项。
虚假威胁的可能性
- 有些催收公司为了施压借款人,故意使用“仲裁委员会”这类专业术语制造恐慌;
- 实际上并未真正立案,只是为了加快回款进度。
当你收到这类通知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慌张,而是核实真假。
如何判断是否真的被仲裁?
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验证:
- 查看当初签署的电子合同,是否有仲裁条款(通常写明由某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 登录中国仲裁协会官网或者当地仲裁委员会网站,查询是否有你的案件编号;
- 联系客服或发送邮件至平台官方邮箱,要求提供正式的仲裁通知文件。
特别提醒: 真正的仲裁通知书不会通过短信或电话通知,而是以书面形式寄送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并附有详细的案号、受理机构及联系方式。
被仲裁后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你真的被仲裁委员会受理并做出了裁定,那么你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如果你不主动履行义务,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冻结你的银行账户、查封财产等。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虽然目前大部分网贷平台尚未全部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但如果进入司法程序,很可能会被上传至其他征信数据库(如百行征信),对未来的房贷、车贷产生不良影响。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若仲裁裁决生效后仍拒不执行,可能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甚至影响子女入学等。
✅建议参考:
如果你真的遇到“网贷逾期说要提交仲裁委员会”的情况,建议你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 冷静分析情况,不要轻信催收人员的恐吓语言;
- 查看原始合同,确认是否存在仲裁条款;
- 核实仲裁真实性,可通过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
- 积极沟通协商,若确实无力偿还,可尝试与平台协商分期或延期;
- 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六条: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三条: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仲裁裁决执行的具体程序和保障措施。
🧑⚖️小编总结:
面对“网贷逾期说要提交仲裁委员会”的通知,不必过度恐慌,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关键在于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应对,无论是协商还款、分期处理,还是准备应诉,都要保持理性、依法维权。
只有掌握真相,才能掌控局面。 不要让情绪成为你解决问题的障碍,也不要让恐惧遮蔽了你维护权利的眼睛。
网贷逾期说要提交仲裁委员会了,这是真的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