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行为有哪些
一、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行为有哪些
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比如通过秘密窃取商业秘密文件、用财物收买内部人员获取等行为。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将窃取到的商业秘密向他人透露,或者自己利用该秘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允许他人利用这些秘密等。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例如与权利人有保密约定,却擅自将秘密泄露或使用。这些行为都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
二、侵犯商业秘密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侵犯商业秘密的抗辩事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独立开发。如果被告能够证明其是通过独立研发获得的商业秘密信息,而非通过侵犯原告的商业秘密,那么可以作为抗辩理由。因为独立开发是一种合法的获取商业秘密的方式。
2.反向工程。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被告通过对原告产品进行合法的反向工程,从而获得相关商业秘密信息,也可以进行抗辩。但需注意反向工程的合法性及程序的合规性。
3.善意取得。如果被告是从合法拥有商业秘密的第三方处善意取得该商业秘密,且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并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那么也可以对抗原告的侵权指控。
4.公知信息。如果被指控的商业秘密信息本身已经属于公知领域的信息,那么被告可以以此为由进行抗辩,因为公知信息不受商业秘密法的保护。
三、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行为是什么
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例如,通过窃取商业秘密文件、向商业秘密持有人获取秘密信息等。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即把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向他人透露,或者自己利用该秘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这些秘密。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比如在与权利人有保密约定的情况下,擅自将商业秘密告知他人或用于自身利益。这些行为都可能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
以上是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行为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