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商业秘密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一、涉嫌商业秘密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涉嫌商业秘密罪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即合法拥有商业秘密的单位和个人。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若将其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就可能构成商业秘密罪。
2.出于故意或过失而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其他人。比如,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在业务交往过程中获取了商业秘密后,违反保密约定而实施上述行为;或者虽无业务关系,但通过、贿赂、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并加以利用的人等。这些主体在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涉嫌商业秘密罪。
二、涉嫌商业秘密罪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涉嫌商业秘密罪的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1.存在商业秘密。商业秘密需具备秘密性,即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价值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可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2.行为主体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3.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损失的认定需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等因素。只有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才能认定构成商业秘密罪。
三、涉嫌商业秘密罪的认定条件有哪些
涉嫌商业秘密罪的认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秘密性:该信息必须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保密性。如果信息已经公开或为行业内普遍知晓,就不满足此条件。
2.价值性:该商业秘密能够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例如,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销售额等。
3.保密性: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如签订、限制接触人员等,以防止信息被泄露。
4.侵权行为:存在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不正当手段包括盗窃、贿赂、胁迫等。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可能构成商业秘密罪。
以上是关于涉嫌商业秘密罪的主体包括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