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拿“租女友”做副业,小心掉入这些陷阱

  李玉宇北京海淀法院

  “租友回家见父母,摆脱催婚烦恼”“出租自己当伴娘,可提前彩排”……近年来,“出租自己”成为小众副业。从业者在网络平台上打出广告,称可以提供陪聊、陪玩、扮演男女朋友等服务,客户下单即可上门。这项兼职看似既利用了空闲时间、又能轻松赚外快,背后其实存在许多陷阱,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坑”里。

  假扮女友见父母,骗取信任盗钱款

  小周在交友软件上认识了陈某,两人聊得投机。一天,陈某提出让小周在春节假扮其女友,带她回家见父母应付催婚,并承诺支付小周一定的好处费,小周答应了。后双方约定线下见面商量细节。见面当天,陈某请小周吃了晚饭。晚饭后,陈某提出聊天增进了解,以免在父母亲属面前露出马脚。陈某以谈恋爱应知对方手机密码等为由,骗取到小周手机密码,又以帮小周清理手机内存为借口拿到了小周的手机。趁小周不注意之机,陈某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将她微信账户中的两万余元现金转入自己的账户内。事后,小周一直打不开自己的手机,询问陈某后得知手机密码被修改,陈某称忘记了新密码需要时间回忆,小周也没放在心上。两人分开后,小周重置了自己的手机密码,这时才发现微信账号中的钱已被“掏空”,而陈某已将其拉黑。此时,小周才恍然大悟,急忙报警。公安机关接警后,不久便锁定犯罪嫌疑人陈某,将其抓捕归案。归案后,陈某如实供述其他三起近似的犯罪事实。法院审理后,以盗窃罪对陈某定罪量刑。

  法官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案中陈某以非法占有目的,将小周微信中的钱款转入自己账户,已构成盗窃罪。

  诈骗分子出新招

  租友回家三连骗

  诈骗分子郭某通过网络聊天结识女孩小丽,以400元一天“租女友”为诱饵,约小丽线下见面。在骗走被害人小丽人民币1000元后,郭某又将小丽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及手机骗走。得逞后,郭某又故技重施,通过网络聊天结识了女孩小芳,以20000元“租女友”来家假结婚为诱饵,骗取小芳人民币1300元。此后,郭某再次通过网络聊天结识女孩小娜,声称愿以70000元为报酬,高价“租”小娜假结婚,骗走小娜人民币3000元。案发后,公安机关追回部分赃物并已发还被害人。法院认为,诈骗分子郭某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价值数额较大,其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利,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依法定罪量刑。

  法官说法

  本案中,郭某连续三次作案,专门挑选年轻女孩作为作案目标,以租女友为名对被害人实施诈骗。在此提醒,由于网络存在虚拟性,“出租人”对“承租人"的实际情况往往不了解,很容易上当受骗,轻则如本案受害人一样遭受钱财损失,重则可能落入传销、诈骗团伙中,甚至有生命危险。

  “出租自己”看似轻松赚外快,实则缺乏保护。加之网络具有虚拟性,雇主真实信息难以取得,且工作地点灵活多变,侵害行为实施地未必有取证条件,以上因素加大了被侵害方维权难度。年轻人从事服务类副业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及人身安全。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文/李玉宇

  编辑/姜欣雨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835562.html

拿“租女友”做副业,小心掉入这些陷阱的相关文章

债务逾期了,找咨询就能解决问题?你可能正掉入这些陷阱!

债务逾期了,找咨询就能解决问题?你可能正掉入这些陷阱

"债务逾期了,该找谁咨询?"是许多负债者深夜辗转反侧时的灵魂发问,但盲目寻求所谓的"债务咨询",可能让你从逾期困境直接跌更大的法律漩涡,最近3年债务咨询市场暴增217%(行调研数据),但与之相伴的是债务纠纷案件量同比激增58%,背后折射出的正是非理性咨询带来的次生风险。 我曾代理过一起典型...

找法务公司处理债务,小心掉入骗局陷阱?

找法务公司处理债务,小心掉入骗局陷阱

"律师,我找了一家法务公司帮忙协商债务,结果钱交了问题没解决,他们现在电话都不接了,是被骗了吗?"类"帮人处理债务的法务骗局"正在全国蔓延,受害者动辄损失数万元,作为从15年的债务纠纷律师,今天揭开类骗局的层层套路。一、披着"专外衣"的收割陷阱这些机...

离婚宝妈做副业怎么办呢

离婚后,许多宝妈为了养育孩子,选择做副业补贴家用。离婚宝妈做副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时间有限、收不稳定、缺乏支持等。那么,离婚宝妈该如何开展副业,才能既照顾孩子又获得经济保障呢? 一、离婚宝妈做副业怎么办呢 1. 选择适合自己的副业 选择副业时,应考虑宝妈的技能、兴趣、时间安排和资金投等因...

信用卡逾期真能找专业团队协商?小心掉入新陷阱!

信用卡逾期真能找专团队协商?小心掉入陷阱

“信用卡还不上了,网上说有人能帮忙协商分期,靠谱吗?”不少负债人刷到类似广告,声称“专团队”能帮逾期用户协商停息挂账、减免利息,甚至“修复征信”,这些宣传看似是救命稻草,但背后可能暗藏套路!一、协商还款的“灰色生意”到底靠不靠谱?许多负债人病急乱投医,轻信所谓的“法务公司”或“债务重组专家”,结果...

正规债务处理公司是正规的吗?小心掉入合法外衣的陷阱

最近几年,随着个人债务问题日益普遍,市场上涌现出大量声称能"快速处理债务""协商停息挂账"的债务处理公司,许多负债人抱着希望联系这些机构,却频繁遭遇"签约后失联""高额服务费打水漂"的情况,让不少人生疑惑:正规债务处理公司到底有没有法律保障?它们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精伪装的骗局? 揭开"...

收到逾期处理中心的短信是真的吗?小心掉入诈骗陷阱!

收到逾期处理中的短信是真的吗?小心掉入诈骗陷阱

近期不少网反馈收到自称"逾期处理中"的短信,声称"已启动司法程序""将列失信名单",甚至要求点击链接提交资料,这些短信究竟是正规催收还是诈骗套路?关键要看短信内容是否符合法律催收规范。 正规金融机构或法院绝不会用私人手机号发送催收通知,根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所有催收行为必须...

处理债务被要求寄电话卡?小心掉入违法陷阱

最近不少负债人咨询:"处理债务时对方让我寄电话卡,合法吗?"个问题背后暗藏重大法律风险。作为专律师必须强调:任何要求寄送实名电话卡的行为都涉嫌违法!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实名电话卡包含姓名、身份证号、通话记录等敏感...

买二手房要避免哪些陷阱,购买二手房需警惕哪些陷阱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买二手房要小心陷阱有哪,买二手房要注意哪事项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