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侵权行为有哪些
一、版权侵权行为有哪些
版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类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发表其作品;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歪曲、篡改他人作品;剽窃他人作品;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等。总之,未获授权而对他人拥有版权的作品进行上述及其他类似的利用行为,都可能构成版权侵权。
二、版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版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是“未经许可”,即行为人未获得版权人授权就实施了受版权控制的行为。
其次是“侵权行为”,比如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
再者,“实质性相似”也很关键,侵权作品与原作品在表达上存在实质相似。
还有“接触可能性”,即侵权人有接触原作品的机会。
最后,侵权行为给版权人造成了损害后果,包括经济损失、声誉损害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这些构成要件的认定会综合各种因素和证据进行判断。
三、版权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
版权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原则上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实际情况中,对于持续的版权侵权行为,诉讼时效从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只要侵权行为一直在持续,权利人在侵权行为结束后的三年内提起诉讼,都是在诉讼时效内的。但权利人应注意及时行使权利,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版权侵权行为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