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冒品牌罪怎么判
一、销售假冒品牌罪怎么判
在交易过程中,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进行销售,该行为涉嫌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所规定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下以及的处罚。
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客体主要针对的是侵犯知识产权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属于较为普遍的犯罪形式。
相对而言,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客体则更为具体,涉及到各种类型的商品。
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罪涵盖了众多罪名,例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生产、销售假药;生产、销售劣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等多种情况。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移送标准
依据相关,对于销售金额在50,000元及150,000元以上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应依法移交至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具体处理方式需考虑实际损失情况。
以下几种情况可作为立案追诉依据: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50,000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虽未销售,但货值金额已达150,000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足50,000元,但将已售金额乘以3倍后,与未售伪劣产品货值金额总和达到150,000元以上的。
以上是关于销售假冒品牌罪怎么判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