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后的债务问题怎么处理?这5个关键点必须掌握!
"离婚协议签完了,怎么还有债主找上门?"最近接到一位当事人的紧急咨询,她和前夫协议离婚时约定"各自债务各自承担",但前夫私下借的50万网贷,债权人却将她一并告上法庭,这种情况在协议离婚中屡见不鲜,离婚协议中的债务约定并不能对抗第三人,如何妥善处理协议离婚后的债务问题,需要掌握以下专业策略。
离婚协议≠债务免责书:这3类债务最易被追偿
- 共同签字债务:只要借款时双方共同签字,即便离婚协议约定由一方承担,债权人仍可要求双方连带偿还
- 家庭生活债务:子女教育费、医疗支出等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借款,即便单方借款也属共同债务
- 恶意转移债务:离婚前1年内突然产生的大额债务,可能被认定为转移财产
案例警示:张女士离婚时约定前夫承担所有债务,但因前夫在婚姻期间借款用于公司经营(公司收入用于家庭开支),法院最终判决张女士仍需承担60%债务。
专业律师教你4步避险攻略
债务筛查阶段
- 要求对方提供完整征信报告
- 共同到银行查询联名账户流水
- 在民政局备案的离婚协议中详细列明已知债务清单
协议签署技巧
- 注明"本协议签订后新增债务由举债方单独承担"
- 约定债务违约方需承担律师费、诉讼费等额外成本
- 对可能存在的隐形债务设定担保条款(如房产抵押)
证据固定要点
- 保存分居期间的居住证明、消费记录
- 收集借款用途证据(如非家庭开支的聊天记录)
- 对共同债务提前做好还款记录公证
执行保障机制
- 在财产分割时预留债务清偿保证金
- 对分期偿还债务设定违约金条款
- 要求第三方担保人签署保证协议
律师建议:这3种情况必须立即行动
- 收到法院传票后15日内必须应诉,否则可能丧失抗辩权
- 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迹象时,立即申请财产保全
- 离婚后半年内仍可请求法院重新分割涉及债务的夫妻共同财产
附:相关法律依据
- 《民法典》第1064条: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第35条:离婚协议对债权人的效力范围
- 《民事诉讼法》第243条:债务执行中的财产保全规定
▶▶ 小编总结
协议离婚后的债务处理如同拆解"定时炸弹",表面的风平浪静可能隐藏巨大风险,通过专业律师介入做好债务筛查、完善协议条款、建立风险隔离机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别两宽",特别提醒:涉及大额债务时,建议在离婚协议公证后30日内完成债务公示程序,最大限度规避后续纠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