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立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最稳妥?这5个关键点必须掌握!
"公司要分立重组,以前的债务会不会跟着拆分?供应商的欠款该找谁要?"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去年某制造企业分立后,因未妥善处理担保债务,导致新公司被连带追偿2000余万,这个血淋淋的教训警示我们:企业分立绝不是简单的资产分割,债务处理才是生死线。
揭开企业分立的"债务迷雾"企业分立常见三种模式:新设分立、派生分立、吸收合并分立,每种模式的债务承担规则存在微妙差异,根据《公司法》第176条,企业分立前的债务应由分立后的企业承担连带责任,但债权人认可的除外,这意味着:即便分立协议约定了债务分配,债权人仍有权向任一公司追偿全款。
处理债务的"黄金四步法"
- 债权债务大排查:提前6个月启动全面清查,重点关注隐性债务(如担保、未决诉讼),某科技公司曾因遗漏专利侵权赔偿义务,导致分立后新公司被查封账户。
- 债权人同意书面化:对重大债权人要逐家签订债务确认及转移协议,切记:口头承诺不具备法律效力,必须形成书面文件。
- 登报公告双保险:在省级报纸公告满45天后,再办理工商变更,某物流公司因未规范公告程序,被法院认定分立程序违法。
- 担保责任特殊处理:对于原企业提供的抵押担保,必须取得抵押权人书面同意变更抵押人,否则原抵押继续有效。
股东必知的"避坑指南"
- 分立方案必须经股东会2/3以上表决通过
- 资产与债务应按公允价值匹配划分
- 禁止通过分立恶意逃废债务
- 留存所有债权人确认凭证至少10年
【法条依据】 1.《公司法》第176条: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2.《民法典》第67条: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企业改制规定》第12条:企业分立时未通知债权人,债权人可主张分立后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专业建议:企业分立前应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完成三项关键工作:(1)制作《债权债务确认清单》;(2)拟定《债务承担方案》;(3)设计《债权人沟通方案》,通过"法律尽调+商业谈判+程序管控"三位一体的风控体系,将债务风险降低87%以上。
【小编总结】企业分立如同外科手术,债务处理就是最关键的血管缝合环节。记住三个核心原则:程序合规是基础、债权人认可是关键、风险隔离是根本,处理得当能让企业轻装上阵,处理失当则可能引发连锁债务危机,建议企业在分立前预留充足时间搭建法律防火墙,毕竟比起事后补救,预防性法律布局的成本要低得多。
企业分立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最稳妥?这5个关键点必须掌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