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出租人主张解除合同的主要有什么情形

合飞律师1周前 (04-26)普法百科1

租赁合同有定期租赁合同与不定期租赁合同。在不定期租赁合同,出租人及承租人均可随时主张解除租赁合同。在一方当事人提出解除主张并经过相当期限之后,该租赁合同可以终止,当事人之间的租赁关系因此而消灭。在定期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期限届满而又未续签的,合同关系消灭。当事人对租赁合同期限约定不明确或未约定期限,以及未采用书面形式且当事人对期限有争议的,均视为不定期租赁。另外,《》第236条规定,租赁合同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

由有期限的租赁合同变为不定期租赁合同的要具备如下要件:

第一,原租赁合同到期后,承租人仍对租赁物使用、收益,而未将租赁物返还给出租人以履行其返还租赁物的义务。

第二,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收益,出租人并未即时表示反对。所谓未即时反对,就是指对于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收益虽在租赁期届满以后,出租人也未马上表示反对的。

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则使租赁合同期满后仍可转变为不定期租赁。不过,出租人是否必须明知承租人有对租赁物使用、收益的事实,学说上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一般而言,合同期满当然应当终止,双方之间合同关系即告消灭,承租人自然应当返还租赁物而不得继续对租赁物使用、收益,这是承租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必出租人特别请求或主张。因此,如果出租人并不知道承租人继续对租赁物使用、收益,当然也就无法向其表示反对意思。对于出租人不知道承租人在租赁期满后仍对租赁物使用、收益这一事实的,不能认为租赁合同可以当然地继续,并成为不定期租赁。

(二)当事人解除

租赁合同期限虽未届满,但出现法定或约定情事,而由当事人双方或其中一方的,租赁合同也因此而消灭。

1.依《合同法》规定,可以由当事人双方任何一方主张解除合同的,主要有不定期租赁,租赁标的物灭失等情形。其中,不定期租赁有约定为不定期、约定不明确而被视为不定期、未采用书面形式,且当事人对期限有争议被视为不定期租赁,以及后双方又默示地继续合同的不定期租赁四种。这四种不定期租赁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均可主张随时解除租赁。

2.出租人主张解除合同的,主要有这几种情形:

(1)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租赁物的性质使用、收益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2)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3)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这里的条件是:承租人未支付或迟延支付租金。承租人未支付或迟延支付租金无正当理由;承租人主张的何种理由方能构成“正当理由”,不易作出一个严格的标准,应视当事人自身的状况而依诚信原则为判断,如承租人因失业而不能支付房屋租金,虽然并非不可以借债以偿还租金,然而终究过分艰难,因此,此时认为其无正当理由,而强令支付租金,否则即解除合同,实有落井下石之嫌,不值提倡。出租人已另行定出合理期限,但在该期限内承租人仍未支付租金。不过定出合理期限不是出租人主张解除合同的必要前提,因法律规定是以“可以”表述的,说明出租人对此有选择权,因此也可以不定出期限而直接要求承租人支付;前述种种解除理由为法定理由,出租人事先不必另行通知或定出延缓期限,即可直接解除合同,不论是定期合同还是不定期合同,对此均无影响。而且这种解除对出租人一方而言,是一种权利,出租人既可以解除也可以不解除,承租人无权干涉和主张。

3.承租人解除合同的,有如下情形:

(1)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这里“承租人”应当扩大解释为包括承租人之共同居住人,共同使用人等等与租赁物的安全程度有利害关系的人。在一般中,若买受人明知标的物存有瑕疵仍购买的,一般应免除出卖人的责任并不允许买受人解除合同。但在租赁合同则不能因此而不允许承租人解除合同。但是,承租人既然明知租赁物存在有危及安全或健康的瑕疵,仍执意租赁该物的,虽然可以允许其解除合同,但在解除合同以前如发生因租赁物的危险所致损害时,承租人不能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因为承租人明知这种危险性的存在仍要租赁该物,应认为主观上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因此对损害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因不可归责于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赁物部分或者全部毁损、灭失,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条件是:租赁物部分或全部毁损、灭失;租赁物的毁损、灭失不可归责于承租人;租赁物毁损、灭失的程度已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租赁物的部分毁损、灭失并不影响合同目的实现,或者只是部分地影响承租人的使用收益还不足以影响整个合同目的的实现的,承租人不能据此解除合同。

(3)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死亡,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有权继续原租赁合同,但可否解除合同?我们认为,就该法律规定的目的而言,是为保护承租人生前共同居住人的利益,为了使承租人的生前共同居住人不因与承租人无关系而在其死后骤然无所依靠。但这既为一种授权,该人自然可以选择。如其认为其无须受此种保护和特别照顾,自得不继续该租赁合同而解除之。承租人之法定继承人或指定继承人,因依其与承租人关系可以取得承租人地位,因此可以解除合同。

在中,继承人继承租赁合同关系后,是否可以以解除合同的方法而使承租人生前之共同居住人搬迁?我国地区学者史*宽认为,与承租人同居的家属都不是继承人(如妾、童养媳),而继承人有时,其使原同居家属搬出,自各方面视之,均为不当,构成权利滥用,此时继承人对于同居家属应为转租或租赁权之让与,其与居住结合之营业利益等,应由同居家属偿还于继承人。出租人不得主张其为未经自己承诺之转租或租赁权之让与。因为同居家属原来就是与承租人共同使用收益的。在继承人和同居家属交涉未定之时,出租人可以向任何一方请求租金。交涉久拖不决的,出租人可因此解除合同。我们认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租人之生前共同居住人不限于“同居家属”,而且共同居住人可以直接要求继续原租赁合同,即使承租人之法定继承人亦不得干涉。因此,如该共同居住人继续原租赁合同的,应认为已继承原承租人之地位,则其有交纳租金、保管租赁物的义务。若承租人业已提前支付租金,而该共同居住人又非其继承人时,继承人得就承租人已支付的租金主张返还。

(4)因第三人对租赁物主张权利,以致承租人无法对标的物使用、收益,行使租赁权的。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承租人在这种情况下可减少或不支付租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承租人是否可解除合同?应当认为,合同可否解除,关键不在于是否存在第三人主张权利的情形发生,而在于这种主张是否确实已经使承租人不能对租赁物使用、收益,导致合同的目的无实现可能。如果出现这种结果的,承租人当然可以解除合同。

(三)租赁物灭失、毁损

租赁物的毁损、灭失有可归责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也有非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依其不同情况分别述明如下:

1.租赁合同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毁损灭失的。在这里又可仔细区分为两种:

(1)不可抗力等因素,如烧毁出租房屋,或地震使出租房屋倒塌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对于标的物的毁损均无过失,但由于租赁物的毁损、灭失,使得合同的目的已经不可能实现,因此,双方当事人均可以主张解除合同,并且相互之间无须承担责任。

(2)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方法或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但租赁物因此而灭失、毁损的,因承租人对此并无过失,出租人自然也无过失,但租赁物已毁损、灭失而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同样应准许当事人双方解除合同,并互相不负损害赔偿责任。但承租人在此情况下应当就其无过失使用、收益租赁物负举证责任。

2.租赁物因可归责于承租人一方的事由而灭失、毁损的,虽然承租人对此毁损、灭失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但是,此时合同如因无法实现目的而消灭,也属必然,只不过解除合同的权利在于出租人一方,承租人不得主张解除合同,而应承担债务不履行的责任,赔偿出租人因此受到的损害。

3.租赁物因可归责于出租人的事由而毁损、灭失的,出租人构成债务不履行,应对承租人负债务不履行责任,并应赔偿承租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

合飞律师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房产问题##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64397.html

出租人主张解除合同的主要有什么情形的相关文章

出租人主张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承租人未按照约定方法或赁物性质使用、收益赁物,致使赁物受到损失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2、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3、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迟延支付出租人可以求承租人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违约方能主张解除合同

一、合同违约方能主张解除合同吗 1、合同违约方不能主张解除合同。一方当事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的,另一方当事可以主张解除合同,但是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违约方不能主张解除合同,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2、法律依据: 《中华民共和国》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 下列情形之一,当事可以...

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能否主张解除合同

一、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能否主张解除合同 1、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是可以主张解除合同的,但前提也需法律所规定条件,时在解除合同时一定与对方协商,在确保双方利益不受到任何损害的情况下就可以解除双方的合同关系; 2、法律依据:《》 第五百六十三条 【定解除下列情形之一,当事可以...

合同的主要内容哪些-(合同的主要内容哪些方面)

介绍: 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赁当事人的名称和地址、赁期限、赁目、月金、金支付时间和方式、转相关协议、合同解除条件、以及违反合同条款等。 一、合同的主要内容哪些 1.住房用途 房屋是否用于承租人自己居住、供承租人的居住,或者是否允许承租人或其家与其他一起...

十余载未缴清车位款,开发商还能主张解除合同吗?

十余载未缴清车位款,开发商还能主张解除合同吗?

鲁法案例【2022】420车位买了十余年业一直没付清尾款开发商还能主张解除合同吗?一起看看下面案例吧~基本案2011年8月3日,李某夫妇与甲公司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其开发商品房一套。三日后,李某夫妇又购买两个车位,双方签订买卖车位协议,约定车位价款86000元/个,首付20%,剩余8...

民法典中如何主张解除合同借款利息?

民法典中如何主张解除合同借款利息? 借款合同解除后,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贷款可以主张其支付。协商不成,到起诉决。 《》第三条,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身关系提起,适用本法规定。 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下列条件:...

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方面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方面问题)

律师答: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协商解除,当事人同解除合同的;法定终止,合同约定法定终止条件发生后,合同终止;当约定终止原因发生时,约定终止。以持续履行债务为内容不定期合同,当事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必须在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62条 经当事协商一致,本...

法律规定的解除合同的五种情形有哪些(法律规定的解除合同的五种情形包括)

介绍: 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的五种情形是: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实现,当事一方明示或者以自身行为表明在合同期限届满前不履行其主要义务。在履行期间,一方迟延履行其主要义务,另一方迟延履行其主要义务。逾期不履行、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不能实现以及法律规定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