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民事纠纷怎么解决
一、土地确权民事纠纷怎么解决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1)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2)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3、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十六条 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
二、主体如何让确定
1、使用权应该按照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依法确认给本农民集体成员。
2、非本农民集体的农民,因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安置等集中迁建,在符合当地规划的前提下,经本农民集体大多数成员同意并经有权机关批准异地建房的,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发证。
3、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在《集体》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4、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经该农民集体出具证明并公告无异议的,可依法办理土地登记,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民集体成员”。
土地确权纠纷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予以解决,可以想向人民法院、机构,或者也可以向土地确权机关寻求争议纠纷的解决。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合飞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