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枪支不报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丢失枪支不报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主体要件:主体不是一般主体,是特殊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5、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或者。
二、丢失枪支不报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与实际情况不符。行为人丢失枪支后,对于枪支流失于社会对公共安全的潜在危险,理智正常的人都能够预见,因此不存在疏忽大意成立的余地。
如果已经预见发生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却因为怕受到处分而不及时报告,对危害后果的发生怀着侥幸的心理以致严重后果发生,只能认定行为人为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即间接故意),而不能认定为“轻信能够避免”。
2、本罪存在间接故意成立的可能,即行为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对严重后果的发生听之任之。
3、不能排除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基于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法律上的地位是相同的,既然间接故意可以构成,直接故意当然也可以构成。
而且,不排除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出于其他的目的而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持希望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本罪主观方面是不可能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的,只能认定本罪为故意犯罪。
综上所述,小编整理有关丢失枪支不报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您所配备的枪支一旦发生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事件,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实践中,犯此罪的,我国规定的量刑也是比较重。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合飞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