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合飞律师1周前 (04-23)普法百科2

一、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主观要件。本罪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八十二条,以窃取、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非法持枪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也可成为本罪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弹药,而故意隐藏不交。如果不知道自己收藏的物品中有枪支、弹药,因而没有交出的,不构成犯罪。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合飞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51736.html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的四个构成条件的相关文章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一、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1、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本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3).本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行为。 (4).本罪的客体...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的构成件有哪些

一、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的构成件有哪些 1、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的条件有: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行为;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刑事责任能力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律依据《中华人民共...

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

一、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 1、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的构成: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上表现是故意;侵犯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行为。 2、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第二百八十二,以...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构成具体规定

一、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构成具体规定 1、客体要,本侵犯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制度;客观要,本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行为;主体要,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刑事责任能力自然人;主观要,主观方面为故意。 2、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

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尚不构成(非法持有国家件资料尚不构成罪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律知识,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武器来保护好自己权益。如果您生活正面临着与非法持有国家件罪的罪构成有哪些,非法持有国家件罪的认定相关问题而无解决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非法持有国...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件罪的四个构成是什么

一、非法持有国家绝密件罪的四个构成是什么 1、非法持有国家绝密件罪的四个构成为:客体要: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制度;客观要:本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行为;主体要: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要:本行为人主...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件罪的处罚是怎样

一、犯非法持有国家绝密件罪的处罚是怎样 1、犯非法持有国家绝密件罪的处罚是:判处三年以下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资料、物品,是指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行为。 2、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第二百八十二...

2024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的处罚标准哪些

一、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的处罚标准哪些 1、我对于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的具体处罚标准包括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处三年以下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第二百八十二  以窃取、打探、收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