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张浪费的行为有哪些
铺张浪费的行为包括在餐饮、购物、资源使用等方面过度消费和不合理利用资源的种种表现。
铺张浪费的行为存在于生活的诸多方面。在餐饮领域,比如超量点餐却大量剩余食物,举办宴席时过度追求奢华和排场,造成大量食材被浪费。在购物方面,盲目追求高消费,购买过多不必要的物品,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例如频繁购买新衣服,却有许多衣服穿几次就闲置一旁。
在资源使用上,一些人用水时不关紧水龙头,任由水白白流走;用电时不注意节能,长时间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浪费电能。还有在办公场所,纸张的浪费也较为常见,如打印不必要的文件或不充分利用纸张。
在出行方面,不合理地选择高能耗的交通方式,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节能环保的方式。此外,一些大型活动或会议中,对装饰、布置等投入过多,活动结束后这些物品往往被丢弃,也是一种铺张浪费行为。
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无端消耗,还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节约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以更加理性和环保的方式生活。
法律依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浪费,是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进行不必要的公务活动,或者在履行公务中超出规定范围、标准和要求,不当使用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的行为。
第四条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坚持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持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持总量控制,科学设定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总额,加强厉行节约绩效考评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安排公务活动,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活动,保证正常公务活动持公开透明,除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外,公务活动中的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情况应予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