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与掩隐罪哪个更重
一、与掩隐罪哪个更重
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哪个更严重?其实啊,这两个的最高量刑可是不一样的!帮信罪最多只能判你三年,但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就厉害多了,最高可以让你坐牢七年!那这两种罪到底有什么区别?下面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吧:首先,它们的主观明知程度和要求可不一样。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我们通常叫它“掩隐罪”)的主观明知就是指你得明确知道上游的行为是犯罪,或者大概猜到上游的行为可能是犯罪或者违法。
但帮信罪的主观明知就简单多了,只要你觉得上游的行为很可能是犯罪,或者有犯罪特征的违法行为,就行了,不用非得知道上游犯罪的具体情况。
这两种罪的犯罪状态也有所不同。
如果你是在上游犯罪结束后才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那就应该算作掩饰、隐瞒罪。
可要是你的行为发生在上游犯罪进行时,还利用了网络信息作为犯罪的工具,促使了犯罪成功,那就应该算是帮信罪了。
最后,这两种罪的证明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在掩饰、隐瞒罪里,要想证明你涉及的金额,就得先证明你帮助的那个人的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了。
而在帮信罪里,如果没有你的帮助,上游犯罪根本就不能成立,所以就得证明你们俩是共犯。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并处或者单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帮信罪多久开庭
关于那个被称为“帮信罪”的协助信息活动罪,要知道开庭的准确日子,这得看案件的具体情况是咋样儿的,还有就是司法程序的进度如何。
你说刑事案子从立案到开庭这中间到底需要多长时间?这个还真没个固定的期限,不过按照咱们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定,公安局在调查清楚之后就应该把案子交给检察院去审查起诉了,检察院那边也得在一个月之内做出是不是要起诉的决定,当然,要是有啥特殊情况的话,他们也可以适当延长一下。
如果检察院最后决定要起诉的话,那案子就要送到去审理了。
法院接手案子以后,也得在两个月以内并且给出判决结果,当然,特殊情况下也是可以延长的。
所以啊,从警察开始立案到法院开庭,理论上来说可能会花掉好几个月的时间,具体的时间长短还是要看案件的复杂程度、搜集证据和审查的难度大小,再加上司法机关的工作安排等等这些因素来决定的。
三、涉嫌帮信罪不起诉多久结案
关于“帮信罪”通常需要大约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案件处理程序。
这类犯罪的全称为“”,依据相关,嫌疑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并有可能被处以罚金。
若涉及到单位犯罪行为,则将对涉案单位处以罚金惩罚,同时对于该单位中直接负责管理事务以及承担主要责任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也会按照上述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帮信罪”的案件处理期限应控制在七个月以内。
此类案件属于性质,由公安机关负责展开调查工作,调查时限一般设定为两个月,但如遇案件复杂情况,经过审批后可以适当延长一个月的调查期。
在公安机关完成调查之后,案件将移送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这一阶段的时间通常为一个月。
最后,案件将交由法院进行审理,审理周期一般为两个月,最迟不能超过三个月。
四、帮信一般多久出来
若涉嫌帮信罪行,最快在24小时内便可做出相应处理。
如果未能在这期间内被采取措施,意味着当事人将具备自由行动的资格。
然若仍未获释放,则须耐心等待,直至37天期限结束。
在此期间,若仍无法获得自由,那么检察院很可能会将该案提交至法院进行审理。
最为严峻的情况下,可能面临3年有期徒刑的判决。
一旦涉及到帮信罪行而被定为刑事拘留,将会产生以下几种可能结果:如果经过调查证实并无任何犯罪行为存在,拘留期限届满时即可予以释放;如果判定不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样能够依法解除拘留;若情况满足的相关规定,则应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以保障罪犯的自由权益;在极少数且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比如具有不宜被关押的法定情节,也可以考虑依法办理手续以达到释放在押人质的效果。
五、帮信案件多久移交检察院
帮信案件啊,也就是你说的帮忙让电脑坏掉的那种案件。
一般来说就包括给别人提供电脑技术上的支持,帮他们实现犯罪行为这种事情。
这类案子从警察开始调查到最后把资料交给检察院,中间到底要花多长时间?其实是没个固定的说法的,因为每个案子都不一样,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证据好找有的难找,还有警察叔叔们的工作效率也是会影响的。
根据我们国家的《刑事诉讼法》规定,警察叔叔们在做完初步调查之后,如果觉得这个人得负刑事责任的话,那就要把所有的资料送到检察院去审查起诉了。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个月左右吧,不过要是遇到特别复杂的案子,可能会延长到三个月。
当然了,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比如需要请示上面的领导或者检察院批准之类的,还能再延长一段时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