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时效中断怎么办
民间借贷时效中断后,要及时采取措施重新计算时效或固定相关证据。
民间借贷时效的中断意味着原有时效期间的计算停止,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当出现时效中断的情形时,以下是一些应对的建议。
要明确导致时效中断的具体事由。常见的事由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或者申请仲裁等。
如果是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导致中断,那么需要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书面的催款函、短信、微信记录等,以证明时效中断的事实。
若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同样要保存好相应的书面承诺、聊天记录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日后重要的证据。
而对于权利人提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情况,相关的司法文书将是有力的时效中断证明。
在时效中断后,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再次出现时效问题。可以持续与对方沟通,保持证据的连贯性,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适时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时效中断的认定可能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争议,所以在处理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以获得更准确和详细的法律建议,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总之,对于民间借贷时效中断的情况,要高度重视,采取恰当措施应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