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罪的数额怎么认定
销售假药罪的数额认定通常会综合考虑销售的金额、违法所得等多方面因素。
在认定销售假药罪的数额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量要点。销售金额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包括行为人销售假药所获得的全部价款。司法实践中,会通过相关证据如销售记录、交易凭证等来确定具体的销售金额。违法所得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即扣除成本等合理支出后,通过销售假药实际获得的利润。还可能会考虑销售假药的数量、涉及的范围和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
如果销售的假药数量巨大,或者销售范围广泛,涉及众多消费者,那么即使销售金额或违法所得相对较低,也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反之,如果销售数量较少,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数额认定上可能会相对较轻。
在司法程序中,证据的收集和审查至关重要。相关部门会通过调查取证,包括对销售渠道、交易记录、证人证言等的核实,来准确认定销售假药的数额。同时,法律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司法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细化数额认定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对销售假药罪的惩处既公正合理又具有威慑力。
总之,销售假药罪数额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判断和权衡,以实现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这对于维护药品市场秩序和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