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哪些医疗机构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场所。这是因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密切相关。在这些机构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保障居民获得基本药物,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基本药物通常是经过科学评价、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能满足大部分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有利于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通过明确基本药物的使用范围和规范,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医疗质量。
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居民的医药费用负担。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的加成,使居民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药品。
对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率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法律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三条
药品管理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的原则,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药品质量,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
第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药品追溯制度。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药品追溯标准和规范,推进药品追溯信息互通互享,实现药品可追溯。
国家建立药物警戒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其他与用药有关的有害反应进行监测、识别、评估和控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