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追究什么责任
一、未成年犯罪追究什么责任
关于小孩子犯事要负什么责任呢?主要来说就是有两种,一种是刑事责任,还有一种就是行政责任。要是小孩子做了坏事,按照我们国家的《刑法》,他们可能就得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因为小孩子还小,身体和心理发育都还没完全成熟,所以法律上也给他们的刑事责任能力设了个门槛。比如说,不满14岁的孩子,就算干了坏事,也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而年满14岁但不满16岁的孩子,只有在犯下特别严重的罪行时才需要负责。不过,如果已经年满16岁的话,那就得为所有的罪行负责了,但是在判刑的时候还是会看他们的年纪,可能会适当减轻或者从轻处罚。至于行政责任嘛,一般都是用在那些虽然犯了错,但还没有达到犯罪程度的小孩子身上。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采取一些社区矫正、劳动教养之类的措施,目的就是想通过、帮助和监督这些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防止他们继续走歪路,掉进犯罪的大坑里去。
二、未成年犯罪案底能消吗
对于未成年人所涉及到的犯罪案件记录,并非能够轻易予以消除。通常情况下,“案底”是指向公众披露的有关个人曾经进行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历史记录。这也被称为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它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主要是指存在过刑事犯罪前科的个人档案记录,而这些犯罪档案通常会由公安部门负责妥善保管。
具有案底的人士,将无法参与以下类型的职业:
(1)国家机关及其司法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法官、人民陪审员、检察官、警察以及外交人员等;(2)与法律相关的职业,如律师、员、员等;(3)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董事、监事,以及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监高等人。
三、未成年犯罪法院如何处理
在针对未成年罪犯的审判过程中,法院将遵循区别于成年人罪犯的原则与程序,将优先实施教育及矫治措施,而不是过分强调刑罚,以促进这些年轻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并取得成功。我国的法律制度明确规定,对待未成年罪犯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就意味着,法院在裁决未成年罪犯案件时,必须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以及他们接受改造的可能性。当我们深入探讨这一议题时,可以发现法院在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首先,审理方式上,法院会根据未成年人的特殊需求采用适应性的审理方式,例如简化诉讼程序、非公开审理等,目的在于缓解未成年人身心所承受的压力;其次,在判定刑责时,法院将依照相关法规,适度减轻或免除未成年罪犯的处罚,特别是在犯罪情节相对较轻且罪犯有悔过之意的情况下;最后,法院也可能会选用诸如社区矫正、警告、训诫等非刑事处罚手段,借此进行教育、援助和监督,从而使未成年罪犯能够改正自身错误。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犯罪追究什么责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