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买交强险撞了人,责任全担?一文说清赔偿关键问题!
开车上路,交强险是法律规定的“硬门槛”,但总有人心存侥幸,认为“省点钱无所谓”,可一旦发生事故,没买交强险的车主将面临怎样的赔偿困局?今天从法律视角拆解核心问题,帮您理清责任与应对之道。
没买交强险,法律后果有多严重?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强险是强制投保的险种。未购买交强险的车辆,不仅会被扣车、罚款(保费2倍金额),更关键的是:事故赔偿责任需车主“自掏腰包”全额承担!
若事故造成他人医疗费10万元,正常有交强险可赔付1.8万元医疗限额,剩余部分按责任划分,但没交强险的车主需直接承担全部10万元赔偿,甚至可能因“未履行法定义务”被额外追责。
事故后赔偿如何计算?责任如何划分?
交强险“缺位”的连锁反应
交强险本应覆盖的赔偿部分(如死亡伤残18万、医疗1.8万、财产损失2000元),需由车主自行承担。即使事故中车主无责,仍需按交强险无责限额赔付(如医疗1800元),这对车主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超出交强险部分的赔偿规则
若事故总损失超过交强险限额,剩余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摊,车主全责导致对方损失20万元,需先自付交强险范围的1.8万+2000元,余下18万按全责100%赔偿。但若车主未投保,这20万需全额自担!
遇到这类事故,车主如何自救?
主动协商,争取谅解
立即联系伤者或受损方,表明赔偿意愿,可尝试签订分期赔偿协议,避免对方直接起诉导致财产冻结。善用“代位赔偿”可能性
若事故中存在其他责任方(如对方酒驾、违规),可主张其连带责任,减轻自身压力,但需律师介入举证。警惕“双重惩罚”风险
除了民事赔偿,交警部门还会对未投保行为处以罚款+扣车,车主需同步处理行政处罚,避免影响后续车辆使用。
建议参考:
- 事故发生后务必保留现场证据,及时报警并取得责任认定书。
- 若经济困难,可向法院申请减免部分赔偿(需证明偿付能力不足)。
- 长期未投保的车主,建议立即补缴交强险,避免更大法律风险。
相关法条: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机动车必须投保交强险。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8条:未投保的车辆,扣留机动车并处罚款。
- 《民法典》第1208条:机动车发生事故,由使用人承担责任;有过错的,车主连带赔偿。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9条:未投保车辆发生事故,车主需在交强险范围内先行赔付。
小编总结:
交强险一年保费不过千元,但事故后的赔偿代价可能高达数十万!未投保的车主看似“省小钱”,实则将自己暴露在巨额债务风险中。法律不会因“不知者无罪”网开一面,合规投保才是对自身和他人最根本的保障,若已发生事故,务必冷静应对,优先通过法律途径协商解决,必要时委托专业律师介入,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全文原创,严禁搬运)
没买交强险撞了人,责任全担?一文说清赔偿关键问题!,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