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约定试用期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什么
违法约定试用期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包括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等。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一段时期。然而,如果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就可能面临一系列法律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这意味着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对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整改。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用人单位可能需要向劳动者支付金。如果试用期已经履行,用人单位需按照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例如,法定试用期为两个月,而用人单位约定了三个月试用期且已经履行,那么用人单位需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违法约定试用期还可能对用人单位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良好的声誉对于吸引优秀人才至关重要。一旦用人单位被曝出存在违法约定试用期等不良行为,可能会使潜在的劳动者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从而影响其招聘和发展。
为避免承担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理确定试用期的期限和条件。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明确试用期的相关约定,并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同时,劳动者也应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了解自己在试用期的权益,如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行为,应及时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