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侵权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合飞律师2周前 (04-16)普法百科1
法律解析:

侵权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侵权纠纷中,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例如,某人的著作权被他人侵犯,如果他在侵权行为发生后立即知道了这一情况,那么诉讼时效就从此时开始计算;如果他是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的著作权被侵犯,那么诉讼时效就从他发现之日起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一般情况下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但在某些特殊的侵权领域,可能会有特别的规定。例如,身体受到伤害要求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但随着《民法典》的实施,这些特殊规定中的诉讼时效也统一为三年。

总之,在大多数侵权纠纷中,诉讼时效为三年,但在具体的案件中,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和期间。如果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未行使权利,那么在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就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权利人的胜诉权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当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当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因诉讼时效问题而导致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690233.html

侵权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