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子不赡养老人怎么起诉他
继子不赡养老人,老人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当遇到继子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时,老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明确继子是否有赡养义务。如果继子与老人形成了扶养关系,那么在法律上就有赡养老人的责任。
在之前,老人要收集相关的证据,比如能够证明继子与自己存在扶养关系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户籍信息、共同生活的证明等;还可以收集继子未尽赡养义务的证据,如长期不联系、不支付赡养费、不照顾生活等方面的证据。
接下来,老人需要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来说,是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具有管辖权。如果继子在外地居住,可能需要到其居住地的法院。
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要准备好,明确诉讼请求,如要求继子支付赡养费、定期探望等。同时,要将准备好的证据一并提交给法院。
法院受理案件后,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可以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如果继子确实未尽赡养义务,法院可能会判决其承担相应的赡养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诉讼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也可能会对双方的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起诉之前,老人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方式与继子沟通协商,尽量寻求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如果协商不成,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