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案件是什么
一、职务犯罪案件是什么
职务犯罪案件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案件。
具体来说,常见的职务犯罪类型有以下几种:
1. 贪污贿赂类犯罪,例如,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2. 渎职类犯罪,像,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 侵权类犯罪,例如,司法工作人员对、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的犯罪行为。
二、职务犯罪不起诉率高吗
职务犯罪的不起诉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很高或者很低的情况。
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证据存在瑕疵、不符合起诉条件,例如证据的证明力不足,难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来证明职务犯罪行为确实存在且达到起诉的法定标准等情况,可能会作出不起诉决定。
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职务犯罪案件时,也会综合考量多种因素。比如犯罪情节的轻重,对于一些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可能会作出不起诉决定;还有从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在某些时期可能会根据打击重点、挽救等政策导向对部分职务犯罪案件作出不起诉处理,但同时也会对严重的职务犯罪依法提起,以彰显法律的威严和公正。
三、职务犯罪案卷顺序怎么排
职务犯罪案卷的排列顺序通常遵循一定的逻辑和规范。
(一)立案部分
1. 立案决定书,这是案件立案的重要依据,明确案件进入侦查程序。
2. 举报材料或者案件线索来源相关材料,反映案件的最初来源情况。
(二)侦查部分
1. 传唤证、证等各类强制措施的法律文书,按照采取措施的先后顺序排列。
2. 讯问笔录,应按照讯问的时间顺序排列,这是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重要记录。
3. 调查取证的相关材料,如证言笔录、书证、物证的提取笔录等,书证物证相关材料可按照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及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
(三)审查起诉部分
1. 起诉意见书,是侦查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应当起诉的意见表示。
2.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的相关手续材料等。
(四)其他部分
1. 与案件有关的鉴定意见,例如财务审计报告、笔迹鉴定等,按其在案件中的重要性或者作出的先后顺序排列。
2. 律师介入相关材料,如律师会见手续等(如果有)。
以上是关于职务犯罪案件是什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