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如何认定职务犯罪案件
一、基层如何认定职务犯罪案件
基层认定职务犯罪案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主体身份认定。要确定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范畴,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等。
二是犯罪行为认定。查看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玩忽职守等行为。例如贪污行为是指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受贿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等。
三是证据的收集与审查。证据要能够充分证明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书证、物证、证言等。证据必须来源合法、真实有效、相互关联,足以支撑对职务犯罪的认定。
二、基层如何认定职务犯罪
基层认定职务犯罪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身份
职务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特定职务身份的人员。在基层,例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等。确定其是否在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或者从事公务活动的相关岗位任职是关键。
(二)犯罪行为
1. 利用职务之便。如果发现基层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如审批权、监管权等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可能涉及职务犯罪。
2. 行为触犯规定的相关。像,表现为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是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等行为;则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等情况。
(三)证据的收集与审查
认定职务犯罪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基层在查处过程中,要收集如财务账目、文件资料、证人证言等证据,并且要保证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来确定是否构成职务犯罪。
三、职务犯罪判刑后怎么处理
职务犯罪判刑后的处理有以下方面:
(一)服刑相关
1. 按照判决在监狱等服刑场所接受改造。服刑期间要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劳动改造、思想等活动,争取机会。减刑需要符合法定条件,例如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等。
2. 服刑期间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等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可以依法申请暂予监外执行,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监督管理等工作。
(二)财产相关
1. 如果判决涉及或者的,要依法履行财产刑的缴纳义务。相关部门会依法对其财产进行清查、没收或收缴罚金。
2. 对于违法所得,司法机关会继续追缴,将违法所得上缴国库,以恢复被职务犯罪破坏的社会经济秩序等。
(三)复权相关
服刑完毕后,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服刑期间的表现等,在一定条件下逐步恢复一些权利,例如在就业、担任公职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会根据不同情况逐步解除或放宽。
以上是关于基层如何认定职务犯罪案件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