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名妨碍公务袭警怎么判
一、妨碍公务袭警怎么判
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触犯妨害公务罪的,根据其涉及的具体情况和所造成的伤害程度以及情节轻重等因素进行综合判定,一般的处罚方式会设定在三年以内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款。
此款犯罪行为主要是通过使用暴力手段或威胁的形式去阻止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其职责。
至于这种妨害公务罪侵犯的客体,它实际上指向的是那些在法律监督下执行公务的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
1、与之相关的另一种违法行为便是。
这一条款指的是有能力执行民间针对某具体案件做出的判决和裁定而没有执行,并且这一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2、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相比,妨害公务罪与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们都是有可能对政府机构正常行使职权、发挥职能产生阻碍作用的行为;其次,它们都属于故意犯罪范畴,并且都有可能包含有对抗国家公务活动的主观意图。
类似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样的情形,如果表现为行为人运用暴力手段或威胁方式来阻挠人民法院进行活动的话,那么在客观上的行为已经与妨害公务罪完全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的构成条件有怎样的
该罪行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罪的侵害对象聚焦于人民警察正当行使职责的日常执法管理活动;第二,客观方面则强调对正依照法律规定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实行暴力攻击的现实情形;第三,从犯罪主体来看,本罪为普遍适用的犯罪类型,即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者;最后,本罪在主观层面上体现为故意行为。
三、袭警加逃逸怎么定性量刑
1.法律对于机动车驾驶人员在遭遇交通意外之后选择逃避责任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惩罚—即在强制性的汽车保险额度范围之内进行理赔处理。
2.对于导致并选择逃逸的驾驶员,无论他们所引发的事故带来的后果是轻微的还是严重的,公安交通管理机构均会吊销其机动车驾驶,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都不可能再获取新的。
3.对于那些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肇事行为,并选择逃避责任的驾驶员,法律规定他们将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而如果因为他们的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话,那么他们将会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以上是关于罪名妨碍公务袭警怎么判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