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怎么签的
一、租赁合同怎么签的
签订租赁合同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一)明确双方当事人信息
1. 出租方和承租方的姓名或者名称、号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方式、联系地址等都要准确填写,确保能顺利联系到双方。
(二)租赁物相关条款
1. 清楚描述租赁物的具体情况,如要明确房屋的地址、面积、户型、装修状况等;设备租赁则要详细说明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等。
2. 约定租赁物的用途,承租方只能按照约定用途使用租赁物。
(三)租赁期限
1. 确定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明确租赁时长。
(四)租金及支付方式
1. 明确租金的金额、计算方式(如按月计算、按年计算等)。
2. 确定支付方式,例如现金、银行转账、等,同时要明确支付的时间节点,是每月的几号或者每季度的什么时间等。
(五)维修责任
1. 规定在租赁期间租赁物的维修责任由哪一方承担,是出租方负责日常维修,还是承租方负责小修,出租方负责大修等。
(六)违约责任
1. 双方需约定如果一方违反合同条款,应承担什么样的违约责任,比如支付违约金的数额或者计算方式等。
(七)其他条款
1. 如是否允许转租等特殊约定也要写进合同。
2. 合同结尾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确认合同生效。
二、租赁合同能拍卖吗
租赁合同本身不能直接拍卖。
从合同性质来看,租赁合同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的约定,它是出租方和承租方就租赁物的使用、租金等事宜达成的协议,不具备可直接拍卖的财产属性。
从法律规定上讲,可拍卖的通常是有价值的有形财产或财产权利。例如不动产(房屋、土地等)、动产(汽车、设备等)、等可以作为拍卖标的。而租赁合同仅仅是对租赁行为的一种规范和约束的契约,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可供拍卖的标的。
然而,如果在租赁关系中涉及到因租赁合同产生的相关权益纠纷,并且通过判决或裁定等法律程序,可能会涉及到与租赁合同相关的某些财产权益的处置,但这也不是对租赁合同本身进行拍卖。
三、租赁合同还要备案吗
在我国,租赁合同备案情况因租赁物不同而有所区别。
对于房屋租赁合同,许多地方是鼓励备案但并非强制要求。备案的好处在于,当产生租赁纠纷时,备案的合同可作为强有力的证据使用,且在一些城市,租客办理、子女入学等事项时,备案的租赁合同会被要求提供。然而,从法律规定的合同生效角度来说,未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只要符合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如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也是有效的。
对于其他类型的租赁合同,例如动产租赁合同等,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备案要求。
所以,租赁合同是否需要备案要看具体的租赁物类型,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的政策和实际需求等情况。
以上是关于租赁合同怎么签的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