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租赁合同审判标准
一、虚假租赁合同审判标准
虚假租赁合同的审判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签订目的方面
1. 如果存在逃避债务目的,例如为了在执行其财产时对抗执行,与他人恶意串通签订虚假租赁合同,将自己的房产等财产假称已出租,法院会审查这种情况。当有证据表明签订合同是为了阻碍执行、损害利益,该合同很可能被认定为虚假。
2. 若为了套取款而签订虚假租赁合同,法院会审查合同签订时间与拆迁信息发布时间的关系、租金是否合理等情况。若明显是利用拆迁谋取不当利益而虚构租赁事实,合同不会被认可。
(二)合同条款方面
1. 租金条款。如果租金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且无合理理由,可能被怀疑为虚假合同。例如同地段类似房屋月租金为3000元,而该合同约定月租金500元且没有特殊情况解释,这是一个重要疑点。
2. 租赁期限。若租赁期限设置不合理,比如远远长于正常市场交易习惯且与实际使用情况不符,也可能被认定为虚假。
(三)合同履行方面
1. 没有实际的租金支付凭证或者支付方式不符合常理,如大额租金以现金支付且没有相应取款记录等情况,会被认为合同履行存在问题,从而怀疑合同的真实性。
2. 租赁物实际使用情况与合同约定不符,例如合同约定用于商业经营但实际从未有经营迹象等,也可作为判断虚假租赁合同的依据。
二、租赁合同影响学位吗
租赁合同可能会影响学位。
在很多地区,尤其是义务阶段,入学政策往往与居住情况相关。如果是为了孩子入学而涉及到租赁房屋,学校在审核入学资格时可能会要求提供合法有效的租赁合同。
一方面,某些地方规定租户家庭符合一定条件下(如租赁时间达到规定时长等),子女可以凭借租赁合同在租赁房屋所在学区就学。另一方面,如果租赁合同存在虚假情况或者不符合当地教育部门规定的要求,就不能作为入学学位获取的依据。
然而不同地区教育部门对学位与租赁合同的关联规定差异较大,具体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需要依据当地的入学政策、教育资源分配情况等综合判断。
三、标准租赁合同如何填写
一份标准租赁合同通常包含以下关键部分的填写:
(一)当事人信息
1. 出租方:填写姓名或名称、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准确信息。确保出租方是有权出租该房屋或财产的主体,比如房屋产权人或者合法的授权代理人。
2. 承租方:同样填写姓名或名称、身份证号或其他有效证件号码、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内容。
(二)租赁物的描述
1. 对于,要明确房屋的具体地址、房号、建筑面积等信息。如果是其他物品租赁,要详细描述物品的名称、规格、型号等。
(三)租赁期限
1. 写明租赁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确保日期准确无误。
(四)租金及支付方式
1. 租金金额要明确,大写和小写都写上。
2. 支付方式可选择现金、银行转账等,注明支付的周期,例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支付一次。
(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 出租方应保证租赁物符合约定用途、正常使用等义务,同时有收取租金等权利。
2. 承租方有按约定使用租赁物、按时支付租金等义务,享有使用租赁物的权利。
(六)违约责任
1. 明确双方违约时应承担的责任,如违约金的数额或计算方式等。
(七)其他条款
1. 例如是否允许转租、维修责任的分担等条款也要填写清楚。
以上是关于虚假租赁合同审判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