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罪立法解释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一、罪立法解释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借钱不还就是诈贷哦!这就好比你想“空手套白狼”,虚构事情或者隐藏真相去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如果得手金额较大那就构成犯罪了。
这个罪行不只是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也让金融市场变得混乱。
为了保护我们的资金安全和市场秩序,法律规定对这样的行为进行严惩。
所以,我们在判断是否有诈贷行为时,关键要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想要不还钱的想法,还有他是不是真的用了欺骗手段拿到的贷款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骗取贷款或者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二、诈骗怎么量刑
骗子们一起骗钱时,关乎他们怎么判,主要看这么几点儿:一是骗得多不多;二是手法多繁琐;三是骗多久;四是谁是主谋,谁是从参与者,还有每个人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
主谋一般得背更大责任。
再说如果有主动投案、揭发别人或者赔钱之类的事儿,这些都能成为从轻处罚的理由。
最后还要看看他们到底给受害人带来多少损失,还有这事儿在社会上造成多大反响,这样才能保证刑罚既有威慑力又有意义。
以上是贷款诈骗罪立法解释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米律来源链接:https://www.237fa.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