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罪立案标准及量刑
一、恐吓罪立案标准及量刑
在我国刑法中没有单独的恐吓罪这一。
(一)如果恐吓行为情节恶劣,可能构成罪。其立案标准一般包括:
1. 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2. 持凶器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
3.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 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5. 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寻衅滋事罪的量刑为处五年以下、或者;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
(二)如果恐吓行为有特定的目的,例如敲诈勒索财物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量刑方面,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恐吓罪立案标准
我国刑法虽未明确规定恐吓罪这一独立罪名,但在司法实践中,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类似恐吓行为。
(一)如果恐吓行为涉及敲诈勒索
1.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可能被立案追诉。因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
2. 这里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会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但大致在上述范围内。
(二)如果恐吓行为涉及寻衅滋事
1. 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可被立案追诉。
2. 持凶器恐吓他人的,也可构成寻衅滋事罪被立案追诉。
3.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同样符合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
总之,对于恐吓行为,要结合具体行为特征、造成的后果等因素,依据不同的法律规定来判断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三、恐吓罪成立怎么判
对于恐吓罪的判决标准,应依据实际状况来决定:第一种情形,目前在我国刑法体系内并未独立设立恐吓罪这一罪名,如受到的恐吓威胁程度过重且已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将被判定为寻衅滋事罪,那么犯罪者将会面临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严厉惩罚;第二种情形,虽然遭受了恐吓行为,但未能触及到犯罪的红线,此时可采取轻柔措施,例如对作案者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或者罚款,若是情节恶劣的,可能处以五日至十日的拘留,并且罚款金额不超过五百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寻衅滋事罪的成立需要符合多个条件,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点:首先,该罪行对社会共同准则的尊重是其所侵害的主要客体;其次,在客观层面来看,该罪行表现出无端滋事、挑拨是非、殴打无辜人群、肆意挑衅、垄断地位以及破坏公共秩序的种种恶行;再次,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的犯罪者通常属于一般主体;最后,在主观心态上,寻衅滋事罪只能由故意而生成。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恐吓他人未必意味着就会涉嫌犯罪,而只会基于情节的轻微与否,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具体影响,而被定性为准予相应的的治安案件。
然而,如果恐吓事件确实达到了刑事犯罪的水平,那么根据法律规定,涉案人员将被判定为寻衅滋事罪,并据此进行精确的定罪量刑。
以上是关于恐吓罪立案标准及量刑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米律来源链接:https://www.237fa.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