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不调解拒交物业费,物业公司遇到物业纠纷先向谁报告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物业公司在物业纠纷中如何处理纠纷,物业纠纷类型有哪些?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 1、
- 2、
物业公司在物业纠纷中如何处理纠纷
物业纠纷发生之后,物业公司可以采取的处理办法具体如下:
1、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解决。
物业管理民事纠纷的调解,包括民事调解和行政调解两种。
民事调解由争议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一个机构、和个人,由第三方依据双方的意见和授权提出解决意见,经双方同意并执行,由此化解纠纷。
但此种方式的调解不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结束后,如果当事人一方拒不执行约定的事项,则纠纷依然得不到解决。
物业管理纠纷的行政调解则是借助主管政府的势力进行调解处理,但这种处理如一方不遵守执行,则要借助其他手段解决。
民间的调解和行政调解与仲裁或诉讼程序中的调解是不同的。
仲裁或诉讼中的调解是仲裁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不具有独立性。
2、通过仲裁的方法解决物业管理纠纷。
依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仲裁庭管辖物业管理纠纷的依据是当事人认定的协议。
仲裁协议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订立合同时就约定一个条款,说明一旦有争议就提交仲裁,这叫仲裁条款;
另一种方式是双方当事人出现纠纷后临时达成提交仲裁庭的书面协议。
(1)仲裁协议要写明以下内容:
①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②仲裁事项;
③待定的仲裁委员会。
注意:
达成仲裁协议的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
即使起诉,法院也不受理。
(2)仲裁处理的一般程序是:
①一方当事人向待定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
②委员会于收到申请书后5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
③立案后在规定期限内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申请人,并将仲裁申请书副本和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
事被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答辩,双方按名册待定仲裁员。
普通程序审理时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双方各选一名,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任首席仲裁员;
案情简单、争议标的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一名仲裁员审理;
⑤开庭:
庭审调查质证、辩论、提议调解;
⑥制作调解书或调解不成时制作裁决书;
⑦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
与司法审判的两审终审制不同,众裁裁决是一裁终局的。
3、通过诉讼方法解决物业管理纠纷。
物业管理民事纠纷的诉讼程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骤:
(1)当事人一方(原告)提交起诉状,起诉到法院;
(2)法院立案后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提交答辩状;
(4)开庭:
调查、辩论、调解;
(5)制作调解书或一审判决书;
(6)双方均不上诉,则判决书生效;
或一方不服提起上诉,进入第二审程序;
(7)第二审审理:
制作二审调解书或下达二审判决书,此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述;
(8)执行。
物业纠纷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物业纠纷法律适用实际上是不存在着一些问题的,物业跟业主的纠纷主要依据《物业管理条例》。
《物业管理条例》规定:
第九条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一个业主大会。
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应当考虑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十条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
但是,只有一个业主的,或者业主人数较少且经全体业主一致同意,决定不成立业主大会的,由业主共同履行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职责。
第三十五条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第三十六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