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诬告陷害罪既遂怎么量刑的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4-02)普法百科2

一、诬告陷害罪既遂怎么量刑的

1.诬告陷害罪既遂量刑规定是如果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属于一般情节的,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二、怎样才达到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

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

4、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米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47007.html

诬告陷害罪既遂怎么量刑的的相关文章

诬告陷害罪既遂标准

一、诬告陷害罪既遂标准 诬告陷害罪既遂标准主要看行为人行为是否达到了足以使他人受到事追究程度。具体而言:其一,行为人必须有捏造犯事实行为,即无中生有、编造虚假事实。其二,必须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发,或者采取其他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活动方法。其三,诬告陷害的行为必须情节严重,这...

诬告陷害罪既遂与未区分标准

一、诬告陷害罪既遂与未区分标准 诬告陷害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主要在于是否达到了使他人受事追究程度。如果行为人的诬告行为导致被人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受到事审判等,即构成既遂。例如,行为人向公安机关诬告他人犯,公安机关据此对被人进行立案侦查,此时就已达到既遂状态。 而未...

诬告陷害罪既遂规定是

一、诬告陷害罪既遂规定是 如果你做了诬告陷害别人坏事,情节严重话,要被关3到10年;如果给人家带来大麻烦,那就要坐牢三年以下或者拘役管制。 要是政府公务员干这个事儿,还要严惩。 对这种事儿提前准备话,就得比已经成功情况稍微减轻点惩罚或者完全不罚。 没成功话稍微轻点儿或者还...

诬告陷害诽谤罪的区别,什诬陷诽谤

1、二者客体要件不一样,诬告陷害罪侵犯是人身权利,诽谤陷害罪侵犯是公民名誉;2、二者主观方面不一样,诬告陷害罪的是让他人受事追究;3、二者客观行为不一样,诬告陷害罪是伪造他人事实,诽谤是伪造损他人名誉事实(私下散布)。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报复陷害罪新规定是什(报复陷害罪新规定最新)

我国法关于打击报复、陷害罪的规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利用公共利益谋取私利,实施打击报复、陷害罪的诬陷人、控人、批评人、检举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有期徒或者事拘留;情节严重,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一、本罪的主体 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

报复陷害罪既遂怎么

一、报复陷害罪既遂怎么判 1、报复陷害罪既遂,处二年以下有期徒或者拘役;情节严重,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报复陷害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客体是公民民主权利,即公民权、申诉权、批评监督权和国家机关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具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人、...

报复陷害罪既遂怎么处罚

一、报复陷害罪既遂怎么处罚 1、报复陷害罪既遂的处罚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或者拘役。严重损人合法权益等严重情节,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应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五条 轻重,应当与犯分子所犯行和承担的刑事...

一般报复陷害罪既遂怎么刑的

一、报复陷害罪既遂怎么刑的 1、一般报复陷害罪既遂的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或者拘役;情节严重,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人员。本侵犯客体是公民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正常活动。 2、法律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