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公证后能卖吗
问题解答:
在中国,房屋买卖公证是一种常见的房屋交易方式。但是,很多人对于公证后的房屋是否能够出售存在疑问。
问题解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房屋买卖公证是指在公证机关的见证下,买卖双方对房屋买卖的相关事项进行确认,并将确认的内容在公证书上进行记录的一种方式。公证书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证明买卖双方在公证时所作的确认是真实有效的。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公证书并不是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证明。要完成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还需要进行房屋过户手续。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公证书是必需的一项。
因此,公证后的房屋是可以出售的。但是,在进行房屋交易时,需要同时提供公证书和房屋过户手续所需的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公证书是公证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证条例,对公证申请人的申请所进行的证明和记录,具有证明公证所证明的事实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房屋的买卖、赠与、交换、赋予使用权、抵押、担保和转让所有权等处分权利,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办理登记手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综上所述,房屋买卖公证后是可以出售的,但需要同时提供公证书和房屋过户手续所需的证明材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