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交税是按利润还是营业额
个体户的纳税方式主要是基于其营业额来确定的。通常,会根据一个综合税率来交税。这意味着,如果个体户的月营业额未达到当地规定的标准,他们便无需缴纳税款。然而,一旦营业额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个体户就需要按照全额来交税。
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工商户会被核定一个定额税。这个定额税包括了增值税和所得税两部分。对于所得税部分,税率是根据超额累进的方式计算的,税率范围通常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十五之间。这意味着,随着个体户的营业额增加,他们需要支付的所得税也会相应增加。这种税制设计旨在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鼓励个体户积极经营、扩大规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 第三十一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六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