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存在未遂
一、诈骗罪存在未遂
诈骗罪往往会出现未遂的情况。具体而言:
1.在诈骗未遂案件中,若针对数额巨大的财物作为诈骗目标的,亦或具有其他情节严重者,则应按照刑事法律规定予以定罪量刑。
2.倘若行为人在实施诈骗过程中,向超过五千名接收者发送了诈骗信息,更或是利用诸如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以及使用互联网等各类电信技术手段,对大量无确定性对象实施诈骗行径,导致诈骗数额无法准确查证的,那么便可依据相关规定,将其认定为诈骗罪(未遂)并依法进行量刑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多少需要立案侦查才能立案
若诈骗涉案金额在三千元至上万元之间者,可启动立案程序;具体而言:
1、倘若个人实施的诈骗行为涉及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达到了三千元以上,那么这就被视为“数额较大”的情况;而当个人实施的诈骗行为涉及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达到三万元以上时,便被判定为情节严重的“数额巨大”。至于个人诈骗公私财产高达五十万元以上的情形,则构成了极其严重的诈骗犯罪。值得强调的是,“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衡量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项关键指标。
2、对于那些虽然未能成功实施诈骗但却以数额庞大的财产作为诈骗目标的罪犯,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罪犯,都应依法予以定罪量刑。
三、诈骗中的还款能力如何认定
1.资产状况评估:包括房产价值估算、车辆型号及价值分析、存款数额及来源统计、股票市场投资回报及持有量等方面的评估;同时,也会考量各类资产的周转灵活性。
2.收入情况概述:涵盖薪资水平、工资发放周期、奖金数量和发放规律、投资收益情况、租金收入等多个维度的信息。
3.负债情况梳理:包括总额、信用卡欠款金额、其他应付款项等详细数据,以便全面了解个人或企业的负债压力。
4.就业稳定性评估:主要关注个人或企业是否拥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持续的收入来源,以及其职业发展前景如何。
5.家庭与社会支持体系:包括家庭背景、亲属的经济援助能力、社交网络规模等因素,这些都将影响到个人或企业的还款能力。
6.生活方式特征:包括消费习惯、日常开销、奢侈品购买等方面的信息,预测未来的还款压力。
7.信用记录查询:通过查阅历史贷款和还款记录,计算出信用评分,为还款能力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8.财务规划合理性评估:考察个人或企业是否具备科学合理的财务规划和预算管理能力,这对于还款能力的保障至关重要。
9.与政策解读:由于不同地区的法律和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确定还款能力的认定标准。
以上是关于诈骗罪存在未遂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米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