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被判定肇事逃逸
一、什么情况下被判定肇事逃逸
对于以下情况,可以被认定为肇事逃逸行为:
首先,是指当事人在明知已经发生的前提下,仍旧驾驶车辆或者舍弃车辆直接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其次,当交通事故的当事人认为自己并无任何事故责任时,选择驾驶车辆迅速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也可视为肇事逃逸。
再者,如果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存在酒后驾驶以及等违法行为,并且在报警之后,没有按照规定留在现场等待处理,而是选择弃车离开现场,然后又再次返回的行为,同样属于肇事逃逸现象。
此外,当事人即使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但是若在未向警方报案的情况下擅自离去,同时也没有告知医务人员及伤者亲属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住址等信息,就属于肇事逃逸行为。
另外,若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期间有意逃避或者隐藏自己的行踪,导致无法进行调查取证,也属于肇事逃逸行为。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事人在离开事故现场的过程中并不承认之前曾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是当有足够的证据证实他应该知晓该起车祸事件的发生,那么同样构成了肇事逃逸行为。
最后,如果经过协商各方仍没能达成共识,或是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对赔偿费用的支付明显不足,而当事人却没有留下自己的真实信息,并且有证据显示他是强行离开现场的,那么这种情况也可以被认定为肇事逃逸行为。
《》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二、对方全责但是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倘若肇事者全责且肇事后逃逸,不仅需要对此类交通事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还应受到法律的惩治和制裁。
关于交通事故引发的逃逸行为,根据案情的复杂程度,将实施不同程度的处置措施:首先,对于仅造成轻微交通事故而逃逸,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肇事者,公安机关有权处以200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同时可附加15日以下的;其次,若肇事者在重大交通事故中构成犯罪,但未有逃逸行为,除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之外,公安机关还会吊销其机动车;最后,如果肇事者在重大交通事故中构成犯罪,并且存在逃逸行为,那么除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之外,公安机关还会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且终身禁止其再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三、高速肇事逃逸交警怎么处理
当交通警察抵达交通事故现场时,他们必须立即开展以下各项工作:首先,依照事故现场安全防护程序以及相关的规范标准,划定警戒范围并在预定的安全距离设立醒目的发光或反光锥筒及警示标志,同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现场交通指挥与疏导。
若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交通中断,或者为了现场处置、勘查的需要而采取封闭道路等交通措施,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事故现场来车方向预先组织分流,并设置相应的绕行提示标志;其次,组织救援受伤人员;再次,指挥救护、勘查等车辆停靠在安全且便于救援、勘查的位置,开启警灯,夜间还需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示廓灯;此外,寻找道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和,控制肇事嫌疑人;最后,完成其他需要立即展开的工作。
以上是关于什么情况下被判定肇事逃逸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米小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