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什么证据证明肇事逃逸
一、需要什么证据证明肇事逃逸
在判定是否存在肇事逃逸行为时,必须具备以下关键性的证据要素:首先是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其次为对方驾驶人员的明文件、驾照、行车证、机动车强制保险单以及对方所有权人的身份证件或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的复印件;以及自身遭受或财产损失所产生的相关医疗费用、就医病史记录、出院小结、、报告等方面的佐证材料。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二)“深度调查”,是指以有效防范道路交通事故为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开展延伸调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管理漏洞,并提出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活动。
(三)“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是指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当事人之日起三日内,当事人未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重新检验、鉴定,鉴定机构出具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的。
二、肇事逃逸被起诉会怎样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许多交通事故。
有些肇事者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出于逃避法律责任之目的,竟然选择驾驶机动车逃离事故现场,这种行为无疑已经构成了逃逸。
对于那些在交通肇事后选择逃避责任的人来说,如果其行为符合的构成要件,那么他们将面临由检察机关向高级人民提起的严重后果。
三、车祸后对方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遭遇车祸时,公民应立即向相关机构进行报案,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步骤。
随后应确认现场是否安装了监控设备,若有的情况下可在警方抵达后查看相关录像资料,以便于寻找肇事车辆的线索;如若无监控设施,便需寻求现场目击提供关于事故车辆的具体特征以及品牌信息,若能提供明确的车牌号码将更为有利。
在此过程中,务必确保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报案。
对于交通事故中的肇事逃逸行为,当事人应立即向警方报案并等待救援。
若该行为未达到犯罪标准,行为人将会受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罚,罚款金额为二百元至二千元不等;但若已构成犯罪,则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需要什么证据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