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民法典对信用卡逾期利息究竟有哪些新规定?持卡人该如何避免踩雷?
民法典实施后,信用卡逾期利息怎么算?这些规定你一定要知道!
信用卡逾期利息一直是持卡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民法典》实施后,相关法律条款的调整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钱袋子”。
根据《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还款的,需按照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这一条款明确了信用卡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据,但同时也划定了“红线”——银行收取的逾期利息不得违反国家关于利率的强制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司法解释中进一步明确,信用卡逾期利息年化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目前约为1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还规定,银行不得同时主张“违约金”和“高额利息”双重惩罚,若合同中约定了逾期还款需支付每日万分之五的利息(年化约18.25%),同时收取5%的违约金,则总费用可能超过法律允许范围,持卡人可依法主张调整。
《民法典》第680条强调,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这意味着,即使持卡人签署了包含高额逾期利息的合同条款,超出法定上限的部分也无需履行。
建议参考:
- 仔细阅读信用卡合同:重点关注“利息计算方式”“违约金比例”等条款,若发现年化利率超过24%,可向银行提出异议;
- 遭遇不合理收费时主动维权:向当地人民银行或银保监会投诉,必要时通过诉讼主张减免超额利息;
- 优先协商还款计划: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持卡人因特殊原因逾期时,可申请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最长可分5年偿还。
相关法条:
- 《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应按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出借人请求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小编总结:
民法典为信用卡逾期利息划定了明确的法律红线,既保护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也遏制了“天价罚息”的乱象,作为持卡人,既要理性消费、按时还款,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接受不公条款!遇到纠纷时,保留好账单、还款记录等证据,及时寻求专业法律援助,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信用财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