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精神病人是否能协议离婚
一、跟精神病人是否能协议离婚
不能与精神病人协议离婚。具体原因如下:
其一,协议离婚要求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精神病人由于其精神状态存在问题,可能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及行为后果,不具备独立作出离婚意思表示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能力,所以无法满足协议离婚对主体民事行为能力的要求。
其二,协议离婚需双方自愿达成,对、等问题协商一致。精神病人可能因精神障碍难以真实、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难以理性地参与到离婚相关事项的协商中,无法保证协议内容是其真实意思的体现。
若一方为精神病人,另一方想要离婚,通常只能通过的方式。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在保障精神病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对离婚请求及相关事项作出判决。
二、协议离婚可以拿到吗
协议离婚可以拿到离婚证。具体情况如下:
夫妻双方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然后,双方需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若在规定期限届满后,双方都按要求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确认符合的,会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双方的婚姻关系自此解除。
三、欺诈胁迫的离婚协议有效吗
欺诈胁迫下签订的离婚协议通常是无效的,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规定看,离婚协议的生效需建立在双方自愿、平等且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胁迫则是指以给对方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
在司法实践中,若一方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离婚协议是在欺诈或胁迫情形下签订的,法院一般不会认可该协议的效力。例如,一方谎称有巨额债务需共同承担,欺骗对方签订不利的财产分割协议;或者以伤害对方家人相威胁,迫使对方签订放弃财产等不合理条款的协议。
然而,主张协议无效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需提供如录音、录像、证言等相关证据来证明存在欺诈胁迫的事实。若无法提供有效证据,离婚协议通常会被认定为有效。
以上是关于跟精神病人是否能协议离婚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