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对判决不服如何办
一、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对判决不服如何办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若受害人对最终判决结果持有异议,他(她)可通过以下两种法定程序来表达反对意见:首先,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计算,受害者有五个自然日内的时间向当地人民检察院申请启动抗诉程序;其次,受害者还可向作出原审裁判的提交申诉状,请求对案件进行再审复判。
以上述两种方式为基础,受害者可以自主决定究竟采用哪一种或者同时运用上述两种法定程序以争取自身权益的最大程度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申请抗诉还是提起申诉,均需提供充足且有力的证据与理由作为支撑,否则将难以获得司法机关的认可与支持。
受害者亦可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以便更有效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二、刑事案件中犯罪人无财产赔偿怎么办
在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当被告人缺乏经济赔偿能力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首先,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出附带,通过此种方式来敦促被告人履行其应负的;其次,若被告人存在实际财产却拒绝赔偿的情况下,原告方有权申请法院被告人名下的相关财产;最后,若被告人确实无力偿付,双方也可以就分期付款的方案进行友好协商。
民事赔偿是指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因行为所引发的民事责任,这与刑事责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处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兼顾到民事赔偿问题,以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