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实际违约包括哪些类型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16)普法百科3

实际违约包括哪些类型

在履行期限到来以后,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都将构成实际违约。实际违约行为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拒绝履行

拒绝履行,是指在合同期限到来以后,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合同规定的全部义务。我国《》第107条所提及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就是指拒绝履行的行为。

拒绝履行的特点是:

一方面,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合同规定的主要义务,如果仅仅是表示不履行部分义务则属于部分不履行的行为;

另一方面,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无任何正当理由。

在一方拒绝履行的情况下,另一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也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金或赔偿损失责任。但另一方是否有权,《合同法》第94条似乎没有明确作出规定,而只是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实际上,根据该条的精神,在一方拒绝履行以后,其行为已转化为迟延履行,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尤其应当看到,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合同,已表明违约当事人完全不愿接受合同约束,实际上已剥夺了受害人根据合同所应得到的利益,从而使其丧失了订立合同的目的,因此,受害人没有必要证明违约是否已构成严重的损害后果便可以解除合同。

(二)迟延履行

迟延履行,是指的履行违反了履行期限的规定。履行迟延在广义上包括的给付迟延和的受领迟延,狭义上仅指债务人的给付迟延。我国《合同法》第96条规定的迟延履行采纳了广义的概念,因此凡是违反履行期限的履行都可以称为迟延履行。

迟延履行不同于拒绝履行。因为在迟延的情况下,违约当事人已经作出了履行并且愿意履行,而只是履行不符合期限的规定。而在拒绝履行的情况下,违约当事人不仅没有作出履行,而且明确表示不愿意履行合同义务,可见拒绝履行是一种公然的违约。当然,在迟延以后,违约当事人不愿继续履行也可转化为拒绝履行。

在迟延履行的情况下,关键是要确定合同中的履行期限。如果合同明确规定了履行期限,则应当依据合同的规定履行。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履行期限,则应当依据《》第88条的规定,“债务人可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必要的准备时间也就是合理的履行期限。凡是违反履行期限规定的履行,无论是债务人还是债权人,都构成履行迟延。

在履行迟延的情况下,非违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迟延履行的违约金,如果违约金不足以弥补非违约方所遭受的损失,非违约方还有权要求赔偿损失。问题在于,非违约方是否有权解除合同?由于在许多情况下,迟延履行不一定会给非违约方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使其订立合同的目的落空,因此,非违约方不必要解除合同。依据我国《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非违约方可以行使解除权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1、“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2、“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只有在这两种迟延的情况下,非违约方才能解除合同。

(三)不适当履行

不适当履行,是指当事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也就是说履行具有瑕疵。

我国合同法没有采取大陆法系的瑕疵担保责任,而认为不适当履行是一种独立的违约行为,违约当事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而非违约方则可以选择各种违约的补救方式维护其权利。根据《合同法》第111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这就是说,在不适当履行的情况下,如果合同对责任形式和补救方式已经作出了明确规定(如规定产品有瑕疵应当首先进行修理替换),则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确定责任。如果合同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受害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不同的补救方式和责任形式。可见我国法律对瑕疵履行的受害人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了保护。

(四)部分履行

所谓部分履行,是指合同虽然履行,但履行不符合数量的规定,或者说履行在数量上存在着不足。

在部分履行的情况下,非违约方首先有权要求违约方依据合同规定的数量条款继续履行,交付尚未交付的货物、金钱以及提供未提供的服务。非违约方也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如果因部分履行造成了损失,非违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对部分不履行,债务人是可以补足的,因此不必要解除合同。

综合上述,小编整理有关实际违约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如果因部分履行而导致合同的解除,则对已经履行的部分将作出返还,从而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费用。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部分履行已构成根本违约,导致其订约目的不能实现,一般不能解除合同。如果你对这方面还有更多问题,合飞律师网提供专业服务。

合飞律师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合同问题##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06640.html

实际违约包括哪些类型的相关文章

双方共同违约包括哪些情况

双方共同违约包括哪些情况 这里所说的共同违约,是指双方都有反合同规定的行为,而不是指一方当事人单方面违约。这种行为不包括一方在另一方严重违约时根据法律或者合同规定单方的情况在内,因为此种情况下单方解除合同的行为是合法行为。 在双方当事人都反合同的情况下,如何划分、确定双方的违约责任,是一个比...

承揽人违约包括哪些情况

承揽人违约包括哪些情况 《》第七百八十一条规定:“承揽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揽人承担修理、重做、减少报酬、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承揽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标准。承揽合同中当事人定了质量标准和要求的,承揽人交付的工作成果质量不符合该定的,即可认定工作成...

商铺租赁合同简约包括哪些内容

一、商铺租赁合同简约包括哪些内容 一份简的商铺租赁合同通常应含以下内容: (一)租赁双方的基本信息,明确出租方和承租方的姓名、号码、联系方式、地址等,确保双方身份清晰可查。 (二)商铺的具体信息,包括商铺的具体位置、面积、用途等,准确界定租赁标的。 (三)租赁期限,起止日期需明确,这关系...

实际违约的具体形态包括什么

实际违约的具体形态包括什么 实际违约,即实际发生的违约行为。实际违约的具体形态包括: (一)不履行。包括履行不能和拒绝履行。履行不能是指在客观上已经没有履行能力。如在提供劳务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在以特定物为标的的合同中,该特定物灭失。拒绝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到来后,一方当事人能够履行而...

经济犯罪案件包括哪些类型的(经济犯罪案件有哪些)

经济犯罪包括以下几种:1、金融凭证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捏造事、隐瞒真相,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银行结算凭证,诈骗他人财产,数额甚至数额较大的行为。2.信用.经济犯罪包括以下内容: 1、金融凭证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捏造事、隐瞒真相,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

预期违约实际违约是什么

一、预期违约实际违约是什么 1、预期违约也称先期违约,指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其行为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实际违约是指在履行期限到来以后,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 2、法律依据:《》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定的,应...

预期违约实际违约有什么区别

一、预期违约实际违约有什么区别 1、违约责任的提起时间也不同; 2、违约时间不同。预期违约是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当事人明示或默示其将不履行合同,实际违约是合同履行期已经届满后的违约; 3、外在表现形式不同。预期违约行为表现为未来将不履行义务,而实际违约表现为现反义务。 4、法律依据:《...

预期违约实际违约有什么不同之处

预期违约实际违约有什么不同之处 1、违约的时间不同 预期违约是在履行期到来之前的违约。由于履行期尚未到来,当事人没有履行其义务,此时一方的违约只是表现为未来将不履行义务。它侵害的是期待的债权而不是现的债权。而实际违约是在履行期限到来时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的违约行为。它侵害的是现的债权,这种...